于兄道鉴:
展信之际,案头青梅泛起幽微香气,近来为构思青梅小说翻阅典籍,恍惚间“青梅如豆傍阶生,似误东君昨夜声”的清寂涌上心头。看着梅枝抽芽、果实沉淀的坚韧模样,心底便不由得记挂起心绪不佳的您。此番执笔,既是分享感悟,更盼能借这一缕梅香,消解您的烦忧。江南梅雨季,赵师秀笔下“黄梅时节家家雨”的湿润画卷里,张先曾叹“青梅煮酒斗时新”。雨中青梅自枝头坠落,青碧的果实看似脆弱,却默默承受数月风雨,直至成熟。这般“不与百花争艳,独守岁月沉淀”的坚韧,恰似您在蒙冤中不言困顿、赤诚坚守的身影。
古籍载,古人制青梅酱需经九蒸九晒,方能褪去酸涩、酿成甘香。这漫长的淬炼,仿佛命运对勇者的试炼。岭南古村那株老梅,树皮皲裂如岁月刻痕,却在百年霜雪中岁岁抽枝。杜甫笔下“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的顽强,在它身上尽显无遗。它见证无数风雨却从未低头,正如您为正义跋涉的坚韧身影。正如《诗经》所云“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这份对良辰的期盼,如同我们对真相昭雪的信念:所有坚持,终会等来破晓。
于兄,异乡的风或许悲戚,但请记得,案头这株青梅始终为您留着一缕暗香。就像“相思一夜梅花发”的牵挂,无论何时,总有一份心意与您相伴。愿您在寒夜中,能从青梅的坚韧里汲取力量;在迷茫时,亦能品出酸涩过后的回甘。待云开雾散之日,定以新酿青梅酒相迎,敬您这份永不言弃的勇气,更敬这份风雨同舟的情义。
盼兄珍重!愿这缕青梅香,伴您穿过风雨,终见晴空。
弟顿首
写于2025年7月9日凌晨
于海洋,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天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信息协会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任沈阳市政府部门副厅级领导干部,在沈阳某开发区任职,兼任沈阳香港新世界房地开发公司(王家庄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
在企业经营领域,为沈阳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此外,他成功地挽救“两家”召商引资中濒临倒闭的外商投资企业,被誉为“救火者”。
他在文学创作领域造诣颇深,多篇散文、诗歌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中国网、凤凰网等国家级权威媒体,展现出学术、商业与人文素养兼具的多元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