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山径文学社是1985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一群少数民族青年自发组建的群众性业余文学组织。)
【题记】毕业季里一个需要回首的故事:人大学霸嫁入贫困户,她所经历的人生“黑洞”到底“黑”在哪里?
毕业季不得不说的故事--
人大学霸下嫁贫困户
【陈梦琪】
很多人都从网上看到过,关于人大学霸伍继红从“天之骄女”“流落”到嫁入贫困户的故事。
故事简单,简单到可以缩略为一名高校女生毕业就业、嫁人生子。故事复杂,复杂到最美好的青春,就在跌宕起伏、曲折低徊的17年人生“黑洞”里“零落成泥碾作尘”,令人唏嘘。故事离奇,离奇到不像读小说,倒像坐“过山车”,一阵“失重”一般的晕眩之后还回不过神来,不知是在空中还是已经着地。如果不是官网发布,都让人不敢置信。
但本文想说的,不是要复述这个故事,而是想表达故事带给我们的反思。名校毕业,本应“光环”加身,却“误打误撞”跌入人生“黑洞”,这“黑洞”的背后到底“黑”在哪里?

(一)从高光时刻跌入人生“黑洞”
伍继红1974年出生于江西赣州农村,1994年以712分的高分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管理学院。比起“寒门出贵女”的说法,其实更贴切的是“山窝里飞出金凤凰”。
但命运与她开的第一个无情玩笑就是,还来不及踏上工作岗位憧憬未来,国家1996年以后就取消了大学生毕业分配。所以当1998年伍继红从人大毕业时就站在了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要端上“金饭碗”只能参加公考,自主择业则多少有些“前程未卜”。
1998年,伍继红如期参加北京市公务员招考。笔试毫无悬念地顺利过关,拿到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资格。说明名校毕业功底还真不是徒有其名,可惜内向拘谨、不善沟通的她在面试环节被刷了下来。
残酷的现实让她有些不知所措,硬着头皮回到老家“疗伤”,却才得知噩耗,当过村干部一直以她为荣坚持送她读书的父亲就在不久前已离开人世。家人怕影响她公考,瞒着没有告诉她。
毕业分配的“铁饭碗”像“煮熟的鸭子突然飞了”,志在必得的公考又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人生支柱的父亲更是意想不到地“轰然倒塌” ……一连串的变故让伍继红心力交瘁。彷徨之下,仓促间选择南下广州打工。
打工不安心,跳槽又不顺,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的她惶恐无助甚至到绝望。没有人比她更痛彻肺腑地感受到生活的“考卷”比书本的“答卷”难上许多倍,也残酷许多倍。学习的精英不一定是生活的强者。“跌入凡尘”的她心无定所,前路渺茫,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亦如黑不见光的隧道,“暗无天日”。

(30年前伍继红上大学留影)
(二)从无处安放的内心到随遇而安的“沦落”
伍继红在广州应聘工作,辗转过几个地方。先后在教育软件公司、贺卡日历公司、制衣厂兜兜转转,但她始终沉不下心来。名校毕业,流落工棚,心有不安。本来软件公司3000元每月的工资在当时已经不低了,但她只坚持了8个月。贺卡公司很强的季节性,更不稳定。这山望着那山高,挑三拣四、心无所依,最后不得不“沦为”制衣厂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事业不成功,拐弯处没有遇到转机,却遇到了“爱情”。她与同在广州打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一个同乡小伙,从萍水相逢到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共情”萌发成了随遇而安的“感情”。
农村小伙从小就能吃苦,从生活“底层”练就的“生存”能力居然成了她的“救命稻草”,错把婚姻当“港湾”,嫁给“爱情”,嫁给相夫教子。从此居家做起“小女子”,踏上依赖老公挣钱养家的“独木桥”,而放弃了职业女性的整个“森林”。
曾经网上有过很流行的一个段子:就是职场的女子,遇上爱情或家庭的那一半对她说“我养你!”就感动到卸去所有“铠甲”,全部“缴械”归家做“全职太太”,最后的结局几乎没有悬念,也毫无例外。
看笼子里的鸟儿就知道,“投喂”久了,即使给你一片“森林”都找不到食物。“锦衣玉食”的背后,是永远的“相忘于江湖”。更何况伍继红遇到的,可不是“青蛙王子”,她怎么可能成为“白雪公主”的童话?

(那小伙拍着胸脯说:我养你!)
(三)为什么一再丢失人生靠岸的船票?
观念守旧导致心理落差,无法面对自主择业的失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错把一根稻草当成拯救自己的婚姻。跌落尘埃忘记从头再来,一错再错让重重枷锁把自己套牢。
经历17年困于人妻的生活,并且一连生育5个孩子的悲苦之后,从此她命运的大船完全丢失了“上岸”的船票,成了人生的一叶“扁舟”,越漂越远。好在母校中国人大闻讯发起救助计划,包括刘强东在内的一批校友伸出援手,命运才迎来转机,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落脚的家。
她的愿望是想有份工作。说明她并不甘于泯灭,还有梦想。只是这样的梦想和心愿,我不知道在人大校友的帮助下,她有没有实现?
但由此带给我们沉痛地反思的是,本是一只站在高枝的凤凰,却阴差阳错迷失方向,又误打误撞跌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心头的那份哀叹却沉甸甸的挥之不去。
我们看童话故事,好多从“丑小鸭”到“白天鹅”,从“灰姑娘”到“白雪公主”的版本。而本文的主人公,却成了从 “白雪公主”到“灰姑娘”的“倒逆袭”。
国人传统的愿景,每个家庭都盼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个学校都希望“培育精英”,追逐“高考状元”。“先成人再成才”,也许成了最“不屑一顾”的“低配”。“学霸”伍继红的经历也许只是个案,但“毕业即失业”“宅家又啃老”的“婴儿肥”却确实不在少数。
心酸之际,真心希望那些有些缺失、偏向或者说脆弱的教育增加“捕食”技能、加大“钙”含量,让学子“成才”的同时,更注重“成人”。成为心智成熟、逆风向上、富有力量的“巨人”,而不是精神脆弱、生活低能、骨质疏松的“巨婴”!

(伍继红的校长班主任同学找到了她)
回首是要铭记,回望只为向前。毕业季里,重温这个故事,算是一种警醒。也借此对毕业季的学子表达祝福!(2025.7.7)
【编后】几十年前,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如今时代变了,谋生才是第一位的。
作者简介:陈梦琪,男,湖南省邵阳市人,工商管理硕士,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从事过教师、党委办秘书、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文化行政执法等工作。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