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暑夏
作者:曹干云
时逢夏至见暑升
阳光炽热地如蒸
树静蝉鸣无过客
犬舌落泪盼和风
2025.7.8于鹏城
………………………………
附赖院长兴荣兄大作:
咏夏
(赖兴荣)
时令至此暑气蒸,
昼长阳好万物盛。
蛙躁滴水夏荷雨,
蝉鸣疏影柳树阴。
夜笼乡野罩新月,
鱼弄稻禾怨旧晴。
炎光如火催岁老,
一路凯歌莫闲停。
2025.7.8,于瑶城
曹干云先生《也说暑夏》与 赖兴荣先生《咏夏》两首咏夏诗均以盛夏酷暑为背景,但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曹干云《也说暑夏》意象选择:聚焦“阳光炽热”“树静蝉鸣”“犬舌落泪”等具象,通过“地如蒸”的夸张比喻强化暑热压迫感。情感基调:以“无过客”“盼和风”传递寂寥与焦灼,暗含对清凉的渴望,与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的无奈异曲同工。语言特色:白描手法简洁直白,“犬舌落泪”拟人化描写生动传神,类似杜甫“束带发狂欲大叫”的苦热宣泄。
赖兴荣《咏夏》意境构建:以“蛙躁”“蝉鸣”“夜笼乡野”等动态意象展现夏夜生机,呼应杨万里“竹深树密虫鸣处”的闲趣。哲理寄托:末句“炎光如火催岁老,一路凯歌莫闲停”将自然时序与人生奋进结合,近似冯骥才“苦夏是顶着烈日的坚忍”的升华。对仗工整:如“蛙躁滴水”对“蝉鸣疏影”,体现传统七律的格律之美。
其视角差异:曹诗侧重个体体验的“苦夏”,赖诗则宏观描绘“万物盛”的繁荣,类似《管子》“大暑至,万物荣华”的辩证观。其地域特色:曹诗“鹏城”湿热与赖诗“瑶城”乡野景致形成南北夏景的微妙差异。两作皆承古典咏夏传统,一者写实沉郁,一者昂扬旷达,共构暑夏的多元诗性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