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与Al的边界》
——话说怎样识别墨迹与代码
文/孙晋平
(一)墨痕篇
当你的句子在宣纸上分娩,
素笔正颤抖着收集你想要的世界。
每个字每句话都浸透三更的灯油,
虎口握笔生老茧,
伤口未愈痂疤连。
你每首采风得来的诗句里,
都藏着药罐沸腾时的呜咽。
每个韵脚都让你复叙万遍,
足字足句反复推敲出锦篇。
(二)数据流
在服务器里光合作用中修辞现,
只需0.3秒完成盛唐到现代的转换。
数据库里的“月亮”哪怕是沉睡千年,
都能在概率云中——
排列成最工整的诗篇。
每当你输入“眷恋”这个词时,
会有若干种语言的同义词库呈现,
却没有一个像素会真正为你表现。
(三)薄暮地带
虽然我们都在共用相同的词典,
但却在不同的维度里称量月光。
我的病句确总是破茧失败的蝶,
韵脚的不完美总让我东拉西扯。
写作的瑕疵在真与假中埋下差别,
AI用余弦相似度计算眼泪所含的盐。
每页纸上,
墨迹与代码永远都会保持
三行诗的区别。
【作者简介】
孙晋平,男,中共党员,退伍军人,三等功臣,大学本科文化。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华语诗歌春晚理事会理事,河北承德孔子智库研究院研究员;原平坝县广播站,安顺人民广播电台,贵州邮电报、贵阳邮电报特约通讯员,安顺日报特约记者。原贵州广济堂药业有限公司,贵州广济堂健康药业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原贵阳男健医院院长,原贵阳市珍珠岛温泉度假酒店总经理,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