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对面无来车》
□卢子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出来等一等”,这个交通规则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然而,我们在开车过程当中会看到一个交通提醒:“对面无来车”。说的是,亮红灯时,车子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掉头。这是交通规则的变通,我认为很科学。
“对面无来车”,看似简单的交通提醒,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规则并非一成不变,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方能让生活更高效、社会更和谐。
规则是社会运行的基石,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秩序与保障。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规范了道路通行秩序,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法律条文明确了人们的权利与义务,维护着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些规则的存在,让社会得以有条不紊地运转,让人们的生活有章可循。然而,若一味地固守规则,不知变通,就会陷入僵化的思维模式,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正如在某些特殊场景下,刻板遵循“红灯不能动”的规则,可能会阻碍交通的顺畅流通,甚至延误紧急救援。
“对面无来车”的交通规则变通,正是在遵循安全原则的基础上,对规则的灵活运用。它打破了“红灯不可逾越”的思维定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交通参与者能够更高效地通行。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各种规则和教条时,也需要有这样的变通意识。
生活中,我们既要敬畏规则,又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当面对“对面无来车”这样的情况时,不墨守成规,而是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做出判断和选择。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规则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让生活更加便捷、高效,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注:图片摄于欧阳海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