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军垦乡土苑
穿越时空,寻军垦脉
图/杨焕林 文/王立春
7月7日,石总场北泉镇关工委班子成员在常务副主任魏赋光的带领下,走进了一四三团军垦二代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军垦精神探寻之旅。
军垦二代博物馆由归国华侨陈宇奇博士个人出资兴建,是一所公益性、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博物馆。作为军垦二代,陈宇奇馆长怀着对兵团精神的深厚情感,肩负起弘扬兵团艰苦奋斗革命精神、传承军垦红色文化基因的重任。他热情地接待了关工委班子成员,并详细介绍了陈列馆的布局、场馆及展陈内容。
博物馆内,农工家庭陈列室、农耕文化陈列室等多个展厅,犹如一扇扇时光之门,将兵团往昔岁月缓缓展开。约一万多件馆藏物品,从文献资料到农用机械,每一件都承载着军垦先辈们的汗水与梦想,生动展现了兵团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奋斗历程。
博物馆位于八师石河子国家“蟠桃之乡”的143团九连林果大道旁,周边环境优美,千亩蟠桃葡萄园环绕,与完备的馆舍建筑相得益彰,尽显军垦田园美丽乡村的独特风貌。其便利的交通条件,也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这里,感受军垦文化的魅力。
陈宇奇博士不仅是博物馆的创办者,更是主讲人。他以丰富的海内外人生阅历,讲述着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讲述着军垦二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的动人故事,培育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他还不断收集扩展展品,培养义务宣讲员,精心打造着这座属于兵团军垦二代的集体记忆家园。
自2016年开放以来,军垦二代博物馆已累计接待区内外参观者近二十万人次,吸引了众多媒体前来采访报道,社会效益显著,成为了宣传兵团精神的重要窗口。毛泽东主席外孙女孔东梅女士一行也曾到访,中国移动通信石河子公司等多家单位也先后来此参观学习,感受军垦文化的深厚底蕴。
参观结束后,场镇关工委班子成员深受教育。常务副主任魏赋光将自己收藏多年的1966年《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装订册两大本捐赠给陈列馆,他感慨地说:“这算是我为弘扬兵团精神,赓续红色经典尽的一点心意。”最后,大家与陈博士合影留念,将这趟充满意义的军垦文化之旅定格成永恒的瞬间。
军垦二代博物馆,如同一座精神灯塔,照亮着后人传承兵团精神的道路,让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军垦之魂,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代代相传。

总 编:王立春
副总编:魏赋光
主 编:戴恭义
图 片:杨焕林
编 审:周 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