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陕西的两个处长,同时去广东学习,培训,为期一月。虽然一个年长,一个年轻,但都吃不惯粤菜海鲜,难受得烦躁不安,巴不得早点回家。所以机票一到手,就不约而同地通知各自的妻子,“ 给咱准备一碗黏面吧!”
回家的次日,在上班的路上,两位处长红光满面地相遇了,并有一段对话。年长的说:“ 昨天一进门,老婆就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黏面,我脸也没洗手也没擦,就咥开咧!呵呵,那个过瘾劲儿!实话讲,南方给我个省长,我都懒得去!”
年轻的处长则笑而不语,心想:世上就你老婆好?“ 你昨天没吃面?”年长的追问道。“ 这个么,”年轻的处长有点难为情,却是很快活的样子。“ 昨天家门一开,只见老婆一手托着面碗,一手提着裤子,笑笑地说:‘ 你是先吃哩,还是后吃?’ ”
“ 年龄不饶人呐。”年长的处长咂吧着嘴,羡慕而叹息不已。
这轶事至少两层意思:两个妻子虽然年龄不同、个性有异,却是都很贤惠,都疼爱丈夫因而也很理解丈夫;二是两个丈夫,算是陕西人的代表吧,是非常恋家的货色。陕西人的恋家,概由陕西人的胃所操纵。陕西人的胃,自小由面食夯填,于是这 “面肚子” 就成了活着的兵马俑,具有罕见的自适性倔强性,近乎顽劣性,即使面对山珍海味,也多持嘲讽和排斥态度。
大凡陕西籍的需要应酬的各类人,有点权势的人,在每天享用了酒席之后,晚上回到家里,还得来碗面。否则,“ 面肚子闹事咧!” 一个政界的朋友曾亲口对我说:“我最怕吃酒宴了,做东的人还不如折成钱,按一半发给大家完事!”此言固然坦诚率真,但若真是照此操作,效果肯定不是预期。即便是说这话的人,假如我们求他办个事,却只花几块钱请他咥碗他喜爱的黏面,或油泼面棍棍面刀削面摆汤面,他就乐意帮你办事吗?不会的。中国人的吃,出门在外的吃,并不纯粹是巴结肠胃,而是一种交际艺术,是面子文化——吃的档次衡量着你在社会上的地位。如此而已。
屈指算来,我在西安的生活时间,也快二十年了。荟萃陕西美食、天下美食的西安,早已完成了对于我的 “米肚子” 的改造,如今成了千百万 “ 面肚子 ” 中的一员。好几年前,曾有朋友勾引我去深沪两地工作,号称 “月薪万元 ”。我当然动了心,却终因 “ 面肚子 ” 的挽留而作罢。与其说我热爱陕西,倒不如说我是一个可怜的胃的奴隶而已。
人这一生,无论贵贱,都无不受制于其身体的某一器官,悲夫!
【原载《重庆晚报》2004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