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粪
文图 /
焦同生上世纪七十年代,我那是还在故乡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南寨村生活。那时除了上学,还要帮着家里干活。活计有一些家务,还有就是做力所能及的活——拾粪。
所谓拾粪,就是在村里村外的路上捡拾牲口在行走中拉下的粪便。
拾粪的工具:背篓(背筐)、铁锨(或铁铲)。
那时候,农村不论是人类的,还是动物类的粪便是很好的肥料。人们称之为“农家肥”。那时化肥很昂贵,也很少,因此,动物的粪便就显得很珍贵。故此,拾粪也普遍成为了农家集聚肥料的必然手段。人们带铁铲、背背篓也成为了经常性的行为。也是我们小学生们参加劳动锻炼的常见项目之一。
一次, 写完作业后,母亲见我没有其它事儿了,就说:“你去拾粪吧”。我说,好吧。就拿上小铁铲,背上背篓出了门。
从南村口到平涉路边走了很长的路,但一无所获。只好转向,从后沟街去往马平岸,一路找寻,终于在快到马平岸的路上看到了几颗驴粪蛋儿,如获至宝的我,赶紧快步赶到近前用小铁铲铲起放入粪筐(背篓)收获了第一份成果。此后再无收获。正悻悻地往回走,这时一辆马车沿着我走过的土路,从后面“嘚嘚”地赶了上来,到我跟前的时候,马边走边“哩哩啦啦”地撒开了尿。等马车过去,我想,马尿不也是粪吗?于是,就用铲子把马尿浸湿的土铲进筐里。
回到家里的猪圈旁,把拾到的粪倒下,这时正巧母亲出来喂猪,看到拾的粪里土比粪还多。训斥我:“让你拾粪,谁让你往回背土了?”我说:“这也是粪,是马尿的。尿不也是粪?”母亲无语了……
你说,是不?
写于2025年7月8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