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664》「飘舞的剑」(8298辑)

晨间寄语
航拍和实拍的贵州榕江洪涝灾害情景,触目惊心、惊心动魄。被洪流冲动的每一个人,都在极尽全力,希望能够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那样的水势湍急,让人不寒而栗…。
另一个场景,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大嫂大婶,含泪送别子弟兵,全城几近淹没后的重生,让榕江人在大难的大爱中,感受着中国人特有的气场,既奋不顾身、又暖心柔肠。这一切似已过去、却有伏笔,为什么?
前些年我们小城洪涝后,我曾在寄语里写了护城河床上升的实情。榕江的航拍,让我们看到了参差不齐的住宅楼半淹在一片汪洋之中,洪水同样来自护城河。我从小生长在小城,那时的护城河床整体低于小城两米以下。1976年的春雨堪称百年不遇,水位上升三米以上,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然而,这些年的洪涝频发且次生灾害越来越严重,与大面积的房屋开发息息相关。大量的建筑废料倒入河床,甚至有房开商占用河道,管口部门睁只眼闭只眼,放任自流,给小城埋下了深深隐患。
每每,当我走在河堤两岸,看到儿时可以扎猛子的地方变为浅滩,甚至有一位外来的县委书记决策在长达几公里的河床上建成六车道的大马路,心里的确阵阵不安。只望,什么时候能把这些淤泥填沙清除去哪怕一半也好啊。但是,我搬不了石头打天…。
榕江是个好地方,榕江与小城有相似之处,有小河流水穿过的县城,风景很美。贵州人都知道一句俗话叫,叫做“榕江西瓜,不用开”。意思是榕江产的西瓜,随挑随甜、任意一个都是好西瓜。从前,我们小城的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人。而现在,走近河水,能闻到一股大粪般的臭味,房开把所有的下水全都排进了河里。相信未来的榕江西瓜也甜,但其甜味里的若涩,与房开商们抱走的利润有多少差差别别?我不知道!
子弟兵有冲锋号,那是跑步冲向那一片水域[加油]!也有集结号,那是任务完成了,他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新的一天,早安!
2025.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