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金龙动不动,
次察血脉认来龙。
徐氏注解:
1. 释“龙”:万物之中唯有龙能变化无穷,所以用“龙”来形容山脉,就是取其变化莫测的特性。
2. 释“金龙”:五行之中,唯有“金”象征着坚固、凝结。所以,来龙(山脉走势)在结顶(最高点、束气成形之处)形成的形态,就叫做“金龙”。这是取其“凝结不散”(形态稳固、生气聚集)的含义。
“动不动”的含义:
动(吉): 山脉有起伏、顿跌(高低变化、有节奏感),这象征着生气勃勃,是活的龙。
不动(凶):山脉僵直、硬挺、蠢笨、毫无起伏顿跌,这象征着死气沉沉,是死的龙。
3. 释“血脉”:“血脉”指的是伴随龙脉(山脉)流动的水。水的流向指示了龙脉的起源(水行即龙之起处),水的汇聚点则指示了龙脉的止息、结穴之处(水合即龙之止处)。因此,水就是龙的血脉。
4. 寻龙方法详解:
第一步(看金龙动不动):首先观察来龙在结顶束气处形成的星体(山峰形状,如金星、木星等)是什么?它的出脉(龙脉从山顶延伸下来的部分)的方位(分金)如何?是起伏顿跌、充满生气(动),还是硬直粗蠢、死气沉沉(不动)?它的五行属性(生旺休囚)如何?与其他五行是相生相克还是被克制化解(克泄制化)?总之,要判断它是“生、动”还是“死、静”。
第二步(次察血脉认来龙):接着观察伴随龙脉的水流(血脉)。看它的三分三合(水流在行进中多次分叉又汇合,形成有情的格局)。水从哪里发源?在哪里交汇?是否符合格局和法度(合局合法)?因为,水是龙的血脉,水凶则龙也凶,水吉则龙也吉。古人说:“真正的吉龙(正龙)不会流出凶恶的水(不吐恶水)。”就是这个道理。
血脉与来龙的关系:所以,考察“血脉”(水)就是为了确认“来龙”(山)的吉凶好坏,确认来龙的好坏完全在于考察其“血脉”。水的状态与龙脉(龙家)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杨公(杨筠松)在这卷书里创立的方法,其核心重点完全在于水。所以下文才会详细论述水的吉凶,并反复强调这一点。旧有的注解似乎有错误,我(徐氏)在此冒昧地加以修改,以待高明之士指正。
关于“金龙”的另一种说法(徐氏批驳):
还有一种说法,把“金龙”理解为辰、戌、丑、未这四个属金的方位(四金),认为凡是行龙(龙脉行进),先看它是否犯了这四个金方位的煞气(四金之煞),以及这个煞气是“动”还是“不动”。如果“动”(指龙脉走势冲犯了这四个方位),就会犯天罡煞气(蚀气)而不能结穴。
徐氏评价:这种说法似乎也有一番道理(“似一见”)。但我(徐氏)深切地认为,杨公当初立论,是先从山水的大形势出发的。杨公曾经说过:“先观山体之动静,次看水神之分合。” 古人亦云:“,山本静,妙在动处。” 这指的就是“动不动”的道理(即山体本身要有生动的变化)。下文又说:“水是山家血脉精。” 这指的就是通过看“血脉”(水)来认“来龙”(山)的道理。
徐氏结论:专门执着于把“金龙”解释为辰戌丑未四金方位的说法是不正确的(非是),不要遵从它(勿从之可也)。
核心释义与关键点:
1. “金龙”的真义:
不是指辰、戌、丑、未四个方位。
是指来龙在结顶束气处形成的稳固、凝结、生气聚集的形态。五行中“金”代表坚固凝结,故用“金”来形容这种理想的龙顶形态。
判断标准是“动不动”:指山体形态是否有生动、起伏、顿跌的变化(动则吉),还是僵直、死板、无变化(不动则凶)。
2. “血脉”的真义:
指伴随龙脉(山脉)的水流。
水是龙的“血脉”,二者密不可分:水行指示龙起,水合指示龙止。
水吉则龙吉,水凶则龙凶。“正龙不吐恶水”是核心原则。
3. 寻龙的核心方法(两步走):
第一步:看山(龙)之“动” “看金龙动不动”: 首要观察龙脉本身(尤其是结顶束气处)的形态、生气、五行属性等。核心是看山是否“活”(有生气)。
第二步:看水(血脉)之“合” - “次察血脉认来龙”: 通过观察随龙水的发源、流向、分合、交汇点(三分三合)以及水质、水势(是否“合局合法”)来最终确认龙脉的吉凶、止结之处。核心是看水是否“有情”,是否“合局”。水是验证和判断龙脉吉凶的关键依据。
4. 徐氏的核心观点:
杨公风水方法的核心在于山水形势的配合,尤其是水的观察至关重要。
他强烈批驳将“金龙”狭隘理解为辰戌丑未四金方位的说法,认为这是舍本逐末,偏离了杨公从大形势(山体动静、水神分合) 出发的本意。
他强调杨公的原意是:先看山体本身的生动变化(“动不动”),再看水流的交汇格局(“血脉分合”)。这两步相辅相成,但水是最终确认龙脉价值的关键(“认来龙全在于看血脉”)。
5. “三分三合”:
这是风水水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水流在行进过程中,多次分叉(分)又汇聚(合),形成一种有情的、关锁生气的格局。考察水流的“三分三合”是判断其是否“合局合法”的重要依据。
总结:
这段注解精辟地阐释了“先看金龙动不动,次察血脉认来龙”这句风水核心歌诀的真谛。徐氏澄清了“金龙”是指来龙结顶处凝结生气的形态(看山是否生动有变化),而非方位;“血脉”指随龙之水(看水是否合局有情)。他强调寻龙必须先观山形之生气(动静),再察水势之分合,而水的吉凶是最终判断龙脉价值的核心依据,并批驳了将“金龙”等同于四金方位的流行误解。这体现了杨公风水形法派重视山水形势配合,尤其重水法的核心思想。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地理学家、诗人。职业风水师、周易预测者。为皇室风水和玄空风水的嫡系传承人,风水实践以三合、三元、玄空、九星等理论体系为主,尤擅实地应用,主张以三合为体、玄空为用,为实力派风水师,精通山地与平洋两大风水地脉。将周易八卦的象数理法植入风水实践,拓展了风水实地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基于长期实践经验总结,著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心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目前为加密内部资料,尚未公开。其公开著作见诸网络的是《胡成智文集【诗词篇】》。曾在《中国地理》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及地理古籍解析,后因故全部下架。现其部分文稿正陆续在网络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