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北戴河鸽子窝公园
文/李会芳
清晨,天穹如一块刚睡醒的墨玉,被朝霞划开一道亮色,我们一行乘坐大巴车出发,来到戴河鸽子窝公园的海滨。
海风轻轻摇曳着岸边的树木,沙沙作响,似在低吟浅唱。潮水一波波涌上来又退下去,在沙滩上留下湿漉漉的痕迹,也留下无数珍奇的贝壳与海螺。我弯腰拾捡贝壳,指尖触及沙滩的凉意,心头不由微微一颤:当年伟人第一次洗海澡时,是否也如我这般俯身捡贝,踏浪听潮,在浪花里抚摸大海的脉搏?
鸽子窝公园,又名鹰角公园,占地三百余亩,园内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高耸于临海悬崖上的鹰角石。此石高二十余米,乃是地层断裂塑造而出的奇观。石形如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直指苍穹,石缝深处,常有成群的鸽子栖息聚集,因此得名鸽子窝。
我一边走一边轻抚岩石,粗砺的肌肤冰凉而坚硬,我仿佛触碰到大地深处沉默的骨骼。坐在岩石旁看海浪涌动,恍若听见历史深处金石撞击的声音,铿锵有力。秦始皇、曹操都曾登临碣石,以观沧海,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历史的回响如同石缝里鸽子咕咕低鸣,遥远而清晰。巍巍巨石之上,镌刻着沧桑,留下指纹,也凝固了千年万载人们共同仰望的姿势。
这时,无垠的海面,一抹霞光如约而至,晕染海天;我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屏息静气地等待着。果然,在水天相接的海平线上,红日一点一点的露出;一眨眼功夫,又端坐海面,像圆球似的跃动,绚烂如新。游人纷纷举起相机,如对着神迹般虔诚地记录,我不由敬畏起大海和太阳:壮丽的何止是日出?而是人类代代不息、永远年轻的心态和对光明的追寻。
不一会儿,海面被朝阳染成一片瑰丽的红晕,别具一番温柔景致。云海之间,红日越升越高起,光芒万丈,洒向海面,也洒向山峦沙滩,天地之间的万物都镀上了一层金色。那光芒仿佛照彻了时间,照亮了千年前帝王将相们的足迹,也照亮了我脚下此刻站立的方寸土地,我的心随之泛起波澜。这时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是上天的安排。
人群向鹰角石方向流动,脚步急切,有人甚至奔跑起来,我也随人流前进。好不容易立于鹰角石上,脚下是赤土河脉搏的大断裂带,面前是浩浩荡荡的渤海。天空澄净,白云朵朵,海水湛蓝,天际间浮起浅淡的橘红,继而转为赤金。万物皆屏息,唯余潮声起,天地犹如初开时雄浑的节律。当红日猛然挣脱水面,一跃丈高时,光华穿过海平线,海水铺满了跳动的赤金鳞片,由近及远,一直铺到视线难及的天涯尽头。
那一瞬,在深蓝的海面,我仿佛看见曹操立马碣石,披风猎猎。他目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雄浑气象,胸中涌起吞吐天下的激荡情怀;那一瞬,我仿佛看到秦始皇东巡刻石记功的雄心。由衷的感叹:太阳是永恒的,它照耀过古人,照耀过伟人,也照耀着当下海边所有的人,它还将照耀千千万万后来者。
人们开始踏浪、嬉水,欢笑声此起彼伏,沙滩上留下一行行长长的脚印。我也把脚伸进海水,任浪花轻轻拍打脚面;立于水中,我看到在海天交汇处,人群逐渐散去,几只鸽子从石缝中扑棱棱飞起,驮着霞光,翩然飞向远方。
我不断定格这美好的画面,在历史的隧道里,寻找秦始皇四次大规模东巡,三次来到碣石,刻下《碣石门辞》的笔迹;曹操北征乌桓,在凯旋途中,路过碣石山,登临远眺渤海,被壮阔的海景所震撼,为了展现豪迈气概和胸怀天下的志向,写下《观沧海》的留痕;伟人雄才大略,第一次在海水中游泳,激情澎湃,写下《浪淘沙.北戴河》的石碑。文字是有脚的,当它走进我的心里时,我理解了“古今多少事,谈笑一瞬间”的意义。
躺在沙滩上,沐浴着阳光,我陷入沉思。原来,海天浩渺,人不过是宇宙中的微尘,但人对光明的渴望,却能映照大海,跨越千载。在永恒面前,人虽然脆弱,却有一颗纯真的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