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尖藏警魂:
南和公安民警李晓辉的从警历程
文/笔架山人
在南和公安队伍中,李晓辉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以无畏的担当守护着一方安宁,又凭借细腻的笔触在诗海词林中留下诸多动人篇章,展现出刚柔并济的别样风采。
身为公安民警,李晓辉始终将责任二字铭刻心间。在日常工作中,辖区的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排查隐患时,他火眼金睛;倾听群众诉求时,他耐心十足。面对复杂案件,他化身冷静的侦探,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用智慧与勇气让违法犯罪无所遁形。巡逻防控时,他目光坚定;调解纠纷时,他妙语连珠;打击犯罪时,他冲锋在前。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成为辖区群众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而当脱下警服,李晓辉就踏入了诗意的世界。在忙碌工作后的宁静夜晚,他铺开稿纸,让思绪在笔尖流淌。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都被他巧妙地融入到一首首诗歌之中。他的作品《迎七一》,以真挚的情感歌颂党的光辉历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党的无限敬意;《我把歌声献给党》荣获全省政法系统征文优秀奖,这首诗饱含深情,唱出了他对党的忠诚赞歌,展现了一位人民警察对党的坚定信仰 。
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作品,李晓辉还创作了众多佳作,从不同角度展现着他的内心世界与职业情怀。在《警营里的半边天》中,他用“梨花带雨,笑容满面,春风十里,岁月亦年华”这样优美的诗句,赞美了警营中的女性,展现她们在警队中独特的风采与贡献;《这身警装》里,“这身警装我期待,记得那时候,还很小,看到您神奇的模样,恰似比天还要高”,质朴的语言表达出他对警服的热爱,对警察职业的向往与坚守,回顾从警生涯,抒发了为公安事业奉献的决心 。
2012年,李晓辉的诗集《警程》正式出版,这部诗集是他警察生涯的诗意记录,从紧张的抓捕行动,到温暖的为民服务瞬间,都被他用诗歌的形式一一呈现。其中《珍藏思念》《陪伴》等作品入选“邢台诗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成为他与读者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到警营生活的酸甜苦辣 。
李晓辉在诗歌创作上不断耕耘,用文字传递着对公安事业的热爱与忠诚,也展现了新时代公安民警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人文情怀。他的作品不仅在警营中广为流传,也得到了文学界的认可与好评。他用自己的方式,为公安文化建设添砖加瓦,让更多人看到警察职业背后的柔情与诗意。
李晓辉的双重身份,让他成为警营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既是守护正义的铁血卫士,又是传递美好与正能量的诗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公安民警的多元风采——既有守护正义的坚定信念,也有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藏蓝青春不仅可以在打击犯罪中绽放光彩,也能在文学创作的沃土上结出累累硕果,激励着更多民警在守护平安的同时,追寻属于自己的精神光芒 。
藏蓝时光的诗行
一一写给南和公安民警李晓辉
凌晨三点,警徽在月光下闪亮
刚平息一场纷争,疲惫爬上眼眶
你把调解本里的故事,写成诗行
藏蓝浸染的时光,都是最美的珍藏
网格员的电话,又打破街巷的安祥
六月骄阳炙烤,警服浸透汗香
三个小时的劝说,翻开泛黄的台账
终于让对峙的双手,再次相握凝望
谢绝张婶的矿泉水,笑着奔向远方
利刃寒光,刺不穿坚定的目光
警棍挥出正义,压制住罪恶的疯狂
那一刻的惊心动魄,化作诗句铿锵
热血在警徽下,滚烫成最美的诗行
当万家灯火点亮,警营归于静场
台灯下的你,又打开新的诗章
妻子递来的热茶,氤氲着岁月悠长
把战友的坚韧,抗疫的担当
都写进诗里,成为永恒的时光
十年《警程》,记录无数个现场
少年的憧憬,化作肩上的星光
每一道藏蓝褶皱,都藏着人间万象
你用文字,定格最美的时光
如今,更多笔尖在警营闪亮
"墨韵警营"续写新的诗行
二十年坚守,在藏蓝与稿纸间奔忙
书写忠诚,也书写温柔与希望
这一路的点点滴滴,都是最美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