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胃食管返流症
先看一个例子
张某,男,40岁,自己开公司多年。期间少不了打拼,加班熬夜,洽谈商务,忙忙碌碌。多在午夜觥筹交错,灯红酒绿。因常感上腹胀痛,嘈杂,返酸,纳差。在医院诊为胃炎,伴轻度食道反流。间断服药。渐感症状重,特别是平躺及夜间而出现胸骨后痛,吐酸水,甚至咽痛。渐觉情绪不稳定,心烦,焦急,无端发火,伴夜梦多,失眠。住医院按胃食管返流,行中西医治疗后好转。
这就是典型的胃食管返流症。
胃食道返流症,是由于多种因素而引起胃食道功能障碍,使得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道而引发炎症,同时也可影响咽腔及气管等。
这种病在过去多见于老年人群。多见于胃部手术后,食道裂孔疝,肥胖,幽门梗阻,或糖尿病致胃轻瘫等。近些年明显多了起来,且多在年轻人中发生,尤其是职埸打拼的年轻人多见。有人统计,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此病。实际上,生活中发病率远可能还要多些。多集中在30岁一50岁之间。
多表现上腹部烧心,返酸。胃内容物在未有恶心及用力或弯腰等情况下即易流入食道,咽腔及口腔。尤其在平躺及夜间睡眠时返酸重,或伴胸骨后痛,甚至咽干,痛,慢性咳嗽等。
如今社会节奏变化较快,年轻人在社会中打拼闯业,商机难觅,竞争无情。多有饭桌上的推杯换盏,辛辣刺激,甜腻可口的食物不断入口,夜生活丰富多彩。以至于生活节律紊乱,身心疲惫。往往导致了夜间休息时,胃这个器官如同一个布袋一样,装滿了高热量,脂肪类食物,以及酒精,烟草味。胃内容增多,压力增大,胃的承受力过重。且胃粘膜过去就由于不断受到刺激而产生一些小炎症,粘膜的分泌消化及蠕动功能早己减弱。再由于刺激,就会使食道下端括约肌受损,被动开放,促使胃内容物逆流入食道,引发一系列症状。
首先随着胃酸的涌出,造成食道粘膜受损。要知道,胃酸多为强酸,PH值(酸碱度)为1.5一3.5。而人体血液中的PH值为7.35一7.35,呈弱碱性。(低于7.35为偏酸,高于7.4为偏碱)。胃液的强酸性破坏力大,可引起食道粘膜充血,肿胀,发生炎症。若是反复刺激,可出现食道狭窄及吞咽困难。
另外,随着食道下端粘膜不断受到刺激,增生,而出现其鳞状上皮被另外一种柱状上皮所代替,即肠上皮化生,也称为巴雷特氏征。即癌前病变之风险。
同时,胃食道反流尚可引起咽喉及口腔病变。出现咽干痛,慢性咳嗽等。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部分胃食道返流患者,随着疾病的反复迁延不愈,容易出现心烦,焦躁,失眠,夜梦多等一系列现象。这明显是一种伴随的焦虑或抑郁状态,若是不能很好干预,有的会发展为焦虑或抑郁症。
反复发作的胃食道返流,足以使人营养不均衡而体质下降,以及生活节律紊乱,精神紧张。从而引起脑供能不足,脑神经功能紊乱。使脑神经介质多巴胺,内啡肽分泌减少而引起脑功能下降,记性差,情绪不稳定及全身酸睏无力等。
同时,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升清降浊,将体内水谷精微运送至全身器官,以便供能。胃主受纳,初步消化食物。这两者的功能均有赖于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活动。
一旦体内气机不畅,出现脾虚下陷,胃气不能很好的受纳降浊。就会出现上腹不适,纳差,返酸及情志方面变化。气机升降失常,运行不畅。尤其是肝的升发疏泄受限。肝气上逆,情绪不畅,多愁善感。肝火上升,易发怒,精神紧张,口干。也更加伤及脾胃。
七情异常中,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等。多数释放负面情绪,更导减弱消化功能及胃肠蠕动能力。
胃食道反流,根在胃及食道。
张某初始因劳累及生活节律紊乱,饮食无度而出现胃病及少许反流,若是能够重新调整工作安排,放慢脚步,减少商业应酬,胃食道病是可以好转的。可就在于他生活工作依旧,没有真正地改进。不仅是胃粘膜出现炎症,且胃的容积及蠕动功能也有所下降,稍平躺及晚间睡眠时易出现食道反流现象。
这种教训是非常深刻,值得重视。
说到底,胃食道反流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就须从生话方式,饮食方面注意。
首先,一旦出现上腹痛,烧心,反酸等情况,就应去医检查,不可马虎。
该作的胃镜就一定要作,不可因紧张不愿作。现在的无痛,胶囊胃镜开展较大,可自行选择。
食道PH值(酸碱度)检测更为可靠。
治疗方面如果胃的炎症较明显,且多为幽门螺杆菌引起者多选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抑酸剂,胃粘膜改善剂等治疗。另,若胃症状较轻,反酸多重,多选用抑酸剂:奥美拉唑,雷贝,泮托拉唑导多可用。
配合中药调理效果更好。
对于出现的心理疾患,就需要进行心理辅导,转移注意力之方法。必要时使用抗焦虑药及中药治疗。
生活方面
生活作息有序,一日三餐,注意休息,避免熬夜。
饮食清淡,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少吃烧烤,撸串及肥甘厚腻味。
避免饮食过饱,6一7成为宜。让胃能够将食物充分消化。尤其睌间进餐绝不可过饱而造成消化不良而反流。
不宜饭后作剧烈运动。也不宜饭后弯腰或过早卧床,枕头尚须垫高至30度。尚须散步,泡脚,活动等,起码半小后再躺床休息
傅,于2025,7,5
作者简介:傅功伟、长安大兆人、退休医师。从医行善、喜文解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