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天,2025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大系列活动之一,今天7月7日,党和国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同时举行《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式。
据中国现代史记载: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从那时起,“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并最终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卢沟桥位于北平西南咽喉要道,控制平汉、平绥铁路线,具有重要军事价值。
1936年日军非法占领丰台后,已完成对北平的三面包围,卢沟桥成为北平对外唯一通道。日本《大陆政策》长期以侵华为目标,早在1937年前,日本已在华北增兵近两倍,1936年日本驻屯军从2003人增至5774人。同时早在事变发生前,日本东京政界已流传“七夕将发生柳条湖式事件”的密谋,日军高层刻意选择7月7日为侵华行动日期。
果然, 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以北地区举行以攻取卢沟桥为假想目标的军事演习;11时,日军诡称演习时一士兵离队失踪,要求进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拒绝后,日军迅即包围宛平县城。7月8日凌晨2时,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为防止事态扩大,与日方商定,双方派员前往调查;凌晨4时50分,日军向宛平县城发起攻击,强占宛平东北沙岗,打响攻城第一枪;同一天内,日军连续进攻宛平城三次,均遭中国守军英勇抵抗;北平当局令驻军坚守卢沟桥,国民政府外交部向日本大使提出口头抗议。7月11日起,日军以大炮轰击宛平城及其附近一带,战事由此扩大到八宝山、长辛店、廊坊、杨村等处,日军出动飞机在各处侦察扫射,战事时断时续。7月28日,日军向驻守在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发起猛烈攻击。而中国第29军奋起抵抗,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
然,经过5个多小时的战斗,中国守军伤亡2000余人,此后北平、天津等地先后沦陷。此为中华民族之国殇。此奇耻大辱,国人世代不忘!9月22日,国共两党经过多轮谈判,正式建立以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七七事变的发生,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演变为全国抗战,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展不同形式的救亡运动。在中国全面抗战的影响下,世界格局呈现出向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个阵营发展的趋势。
中国现代史还记载,七七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立即发表通电,号召实行全民族抗战,武装抗击日本侵略。1937年8月1日,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国守土抗战的将士们一致联合起来,与日本侵略者作殊死斗争。他说,同志们,准备出发到河北去,准备到抗日的最前线去,把我们这里的方针与办法带到全国各地去,把我们的决心带到抗日最前线去!1937年8月,红军主力宣布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随后,八路军迅即出师华北,奔赴抗日前线。
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全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经过长期战略防御战、战略相持战的艰苦卓绝,最后在国际反法西斯正义力量的配合下,成功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并最后于1945年9月2日,迫使日本在东京湾美军“密苏里号”军舰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次日(9月3日)被当时国民政府确立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正式通告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定为9月3日。2014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再次确认该日期。
笔者志清认同,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从那时起,“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并最终取得了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值此“七七事变”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88周年之际,特赋《甘露歌》为评为纪。
七七国殇驱日寇。
铭心悲壮有。
凝血全民抗战歌。
书十四长河。
防御相持艰苦续。
顽强数华族。
战略攻防窑洞魂。
威武共军神。
今逢岁月当八八。
华夏正腾越。
民富强邦争一流。
荣耻意中留。
一一2025年7月7日午间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韵新吟》执行主编、2025年《古韵新声》执行主编、上海诗社行政社长、上海新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