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西山八大处之五
昨天我们记录和讲述了关于西山八大处中的二处灵光寺的一些相关传说,今天我们集中说一说三处、四处和五处的大体情况。
先说一下关于三处的三山庵。
根据有关资料我们了解到,三山庵因其地处翠微、平坡、卢师三山之间而得名。
三山庵创建于金天德三年,也就是1151年,后于乾隆年间又重修。山门殿三间,正对山门是大殿五间,内供释迦牟尼塑像。史料曾说:清雍正、乾隆年间有高僧达天通理禅师曾在此研磨禅理。著书立论,一时名噪遐迩。怪不得这里那么令人瞩目呢!
我们再来说一说四处大悲寺。
关于大悲寺,我们从有关资料中获悉,大悲寺位于三山庵与龙泉庵之间的山腰处。相传建于北宋或辽金时期,也就是约1033年,原名曾叫"隐寂寺"。该寺坐西朝东,正对山门有古楸两株。整个院落为三进四合,山门殿有石额"敕建大悲寺",为清康熙帝御笔。山门殿内有四大天王塑像。
在山门殿的后面为大雄宝殿。此殿前有明代古竹两池,青翠欲滴。殿内正中供三世佛,两侧"十八罗汉"雕像,相传是元代著名雕塑家刘元的杰作。
雕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其像皆以檀香木粉和精砂为胎精雕而成,至今仍散发出香气。
在大雄宝殿的后面则为圆通宝殿,殿内供彩塑观音菩萨坐像。
此殿前有两株参天古银杏树,枝繁叶茂,据说树龄已有高达八百余年的历史了。
叙述至此,我们再来说一说五处龙泉庵。
关于龙泉庵,又名龙王堂,位于平坡山大悲寺的西北面。
该寺为明仁宗洪熙乙己,也就是1425年始建"慧云禅林";到了清顺治二年,也就是1645年的时侯,在此发现一泓清泉,遂修建了一座龙王庙。清道光年间两处合二为一,为龙泉庵。
据有关资料介绍,全庵共有五个院落,分为上中下三层,除主殿龙王堂外,还有卧游阁、听泉水榭、妙香院和华祖院。整个院内松高挺拔,柏树参天。
这里说明一下,该院内有一"龙泉茶社",其历史悠久,在京城影响颇大,并且四季对外开放,以甘冽泉水泡出的名茶别有一番滋味,回头客极多。
关于建龙泉茶社的原因,因龙泉庵内有一方池,池内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直接一眼望到底部,甚至可以看清池底的石子与硬币,没有半点污尘。据介绍,方池内的水很可口,喝起来有一股甘甜的味道,泡出来的茶也有一股清香,池水内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对人体也很有帮助。并且,在八大处内,只有龙泉庵的泉水从古至今一直净流不息,源源不断。再加上龙泉庵的环境非常幽静,四周有环山,有花草,有树木,有时还有小鸟在歌唱。游客爬山累了的时候,可以在茶社内歇息,还能欣赏周围的美景,那是一种很有情调的生活。
(注:所有北京之行的参考资料、引用等均在最后章节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