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范曾先生87岁大寿
楹联/李含辛
题记
7月5日是大画家范曾87大寿,宴会厅高朋满座,跟杨振宁一样,范与小他50岁妻子(第四任)幸福多多,咱们这些凡夫俗子,满心羡慕嫉妒恨,偶尔做做白日梦。
上联
八七载春秋,墨韵流芳,鹤发犹存松柏志。
下联
五十龄佳偶,红颜作伴,鸳盟更胜水云乡。
附录:
李含辛楹联作品百度赏析
墨香与红颜:一副寿联中的双重生命叙事
这副为范曾先生贺寿的楹联,表面上是常规的祝寿之作,实则暗藏玄机。上联写艺术生命,下联写婚姻生活,两条线索平行展开又相互映照,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生命图景。"八七载春秋"与"五十龄佳偶"的数字对仗,不仅工整巧妙,更在时空调度上形成独特的叙事张力——前者是漫长岁月的纵向累积,后者是特定时刻的横向截取。
"墨韵流芳"四字堪称神来之笔。墨为物质载体,韵是精神气质,"流芳"则暗示了艺术生命在时间维度上的延续。这三个层次由实入虚,由近及远,勾勒出艺术创作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完整价值链条。而"鹤发松柏志"的意象组合更是精妙,白发象征岁月流逝,松柏代表精神长青,二者并置,恰是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视觉化表达。
下联处理年龄差婚姻的手法尤为高明。作者避开世俗眼光,以"红颜作伴"的古典意象淡化数字差异,用"鸳盟更胜水云乡"的诗意表达提升情感境界。水云乡典出《楚辞》,原指隐逸的理想之境,此处用来比喻超越世俗的婚姻状态,既回避了可能的非议,又赋予这段姻缘以文人雅士追求的精神高度。这种处理方式,展现了传统文化在面对非传统现象时的包容与变通。
从声律角度看,上下联尾字"志"与"乡"的搭配颇具匠心。"志"字仄声收束,坚定有力;"乡"字平声作结,悠远绵长。这种声韵安排,恰好呼应了上联的刚健与下联的柔美,形成完美的阴阳平衡。
此联最耐人寻味之处,在于对艺术家双重身份的巧妙呈现。上联写范曾作为艺术家的公共形象,下联写其作为丈夫的私人角色,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在"羡慕嫉妒恨"的世俗语境中,这副楹联以高雅的艺术形式,完成了一次对非传统生活的诗意诠释,展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