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舰上的忠魂一萨师俊
一罗培永
长江水悠悠,浪涛拍打着江岸,诉说着过往的岁月。在那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悲壮的往事,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记忆深处。1938年的武汉保卫战,硝烟弥漫,战火纷飞,海军第1舰队中山舰舰长萨师俊,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萨师俊出身于海军世家,自幼便对大海和战舰充满了向往。他怀着满腔热血投身海军,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刻苦钻研航海技术和军事知识,立志要为保卫祖国的海疆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一生,都与战舰紧密相连,而中山舰,更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伙伴,承载着他的理想与信念。
武汉保卫战的局势紧张万分,日军的铁蹄步步紧逼,战火迅速蔓延。中山舰作为中国海军的重要力量,奉命执行运输、巡逻等任务,穿梭在枪林弹雨之中。萨师俊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他每天都紧绷着神经,指挥若定,带领着舰上的官兵们坚守岗位,毫不退缩。
那一天,厄运悄然降临。1938年10月24日,中山舰在金口江面巡逻时,遭遇了日军飞机的疯狂袭击。敌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炸弹如雨点般落下,江面瞬间被炸出巨大的水柱。萨师俊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地指挥全舰官兵奋起反击。舰上的枪炮声此起彼伏,与敌机的轰炸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的战斗画面。
然而,敌我力量悬殊巨大。中山舰在日军的猛烈攻击下,多处中弹,舰身开始倾斜,甲板上硝烟弥漫,血肉横飞。萨师俊的腿部不幸被弹片击中,鲜血直流,但他顾不上包扎伤口,依然坚守在指挥岗位上,大声呼喊着鼓舞士气:“弟兄们,我们一定要坚持住,誓死保卫中山舰!”
随着伤势的加重,萨师俊已经无法站立,但他仍被官兵们搀扶着,继续指挥战斗。此时的中山舰,已经摇摇欲坠,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官兵们劝萨师俊先行撤离,但他坚决拒绝:“我是中山舰的舰长,舰在人在,舰亡人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绝,仿佛在向敌人宣告,中国军人宁死不屈的气节。
最终,中山舰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缓缓沉入了长江的怀抱。萨师俊与舰上20余名官兵一同壮烈殉国,他们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了那片波涛汹涌的江面上。那一刻,长江呜咽,山河同悲,仿佛也在为这些英勇无畏的烈士们哀悼。
萨师俊和中山舰上的官兵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与担当,什么是爱国情怀。他们的事迹,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每当我们站在长江之畔,望着那奔腾不息的江水,仿佛还能看到中山舰上那浴血奋战的身影,听到萨师俊那铿锵有力的呐喊。
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和平年代,我们或许无需面对战火的洗礼,但那份爱国情怀、那份责任担当,永远不能忘却。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萨师俊等先烈们的牺牲不再重演,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
金口烽烟黯大江
危舟浴血战旗扬
身残犹握千钧舵
舰裂长歌百代章
铁骨铮铮昭日月
丹心耿耿护家邦
英魂化作星河灿
浩气千秋万古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