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别城市喧嚣,奔赴故土之约。记忆里那轮熟悉的月光,早已缀满归途。得知我将返乡,兄长竟挥毫相赠。墨香漫卷,素笺凝情,笔锋游走间,"山子吾弟,一路平安顺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十八字力透纸背。寥寥数语,尽是沉甸甸的牵挂。这份厚重的手书祝福,瞬间暖透心窝,也让我思绪万千。
说来奇妙,我们虽非总角之交,却在人生转折处不期而遇。这份机缘,无疑是命运的厚赠。按辈分,我该尊称您叔,可一句“吾弟”,反倒让我既腼腆又动容。细想来,这称呼里藏着桃园结义般的赤诚,若能传为佳话,亦是人生幸事。世人皆叹知己难寻,王勃笔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恰似您我情谊——纵使山海相隔,相知之心亦如明月清辉,肝胆相照。
而那“一路平安顺利”六字,看似寻常,却是异乡游子最珍贵的礼物。明代《寻亲记》便有“保佑弟子一路平安,脚轻手健”的祈愿,数百年来,它始终是中国人最质朴的牵挂。短短数字,既有岑参“驿骑如流星”的顺遂期盼,也含王维“西出阳关”的殷切叮咛,尽是温情。您以毛笔挥毫,更让这份祝福增添古雅韵味。承蒙吉言,归途即便暑气灼人,念及远方牵挂,心中亦如沐清泉,安然自适。
最令我深思的,当属“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八字箴言。它出自《易传》,凝聚着儒家千年的道德智慧。您以遒劲笔力书此训诫,字字千钧,满是对我全家的殷切期许。正如《了凡四训》所言:“代代行善积德的家族,方能历经风雨而不衰。”自幼受父母“积德行善”的教诲,今得兄长赠言,更觉应将此道深植家风,以善念立身、以善行传家,不负这份嘱托。
品读您的书法,眼前仿佛浮现您伏案挥毫的专注身影。这幅作品堪称珍品,尤其是“家”字的那一钩,铁画银钩却不失含蓄,就像家族文化内敛与坚韧。您总笑称初学书法,可我分明在每一笔的游走间,触到了比技法更滚烫的真心——这份浸透纸背的情谊,已镌刻在心底,令人回味悠长。
文短情长,伏惟珍重。您以笔墨寄情,我必以行动践诺。谨借《周易》“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与君共勉。愿兄长顺遂无忧,万事胜意:事业如太白笔下“长风破浪”,直济沧海;生活似陶潜“采菊东篱”,悠然自得。这份情谊,我定妥帖珍藏。待他日重逢,再共话桑麻,同赏星河,温忆往昔。届时或效仿兰亭雅集,曲水流觞、谈诗论道;或沉醉竹林雅趣,抚琴挥墨、畅叙幽情。
于海洋,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天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信息协会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任沈阳市政府部门副厅级领导干部、浑河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深耕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领域。
在企业经营领域,他以战略远见与高效执行力掌舵辽宁嘉星诺房地产、辽阳顺锋钢铁。任职期间,精准锚定行业痛点,主导多起房地产企业破产重组,凭借资产重构与模式创新化解系统性风险,为沈阳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面对辽阳顺锋钢铁困局,他临危受命,统筹资金链修复与产业升级,以专业视角破局突围,实现企业效益逆势增长,尽显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家国担当与格局。
此外,他在文学创作领域造诣颇深,多篇散文、诗歌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中国网、凤凰网等国家级权威媒体,展现出学术、商业与人文素养兼具的多元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