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父
文/徐根锁
我的姑父穆文敬和我同村。两家离得不远,姑父是1943年5月2日生人。记忆里姑父给村上人把忙帮咋啦。他心灵手巧;乐于助人,勤于动手实践。泥瓦工活和木工活做的特别漂亮。村上无论谁家盖房都能见到姑父匆忙的身影。小宇家基槽开挖姑父现场抄平放线;三军建房,姑夫给制作房梁;玉良家建房姑夫带领瓦工,姑夫给潘墩挂线专做四大角,引导二把刀用土坯胡基填芯砌墙;穆文家盖房姑父在斜坡屋面上挂瓦收山。人家帮忙来时只拿锨或者架子车。姑夫给人帮忙肩上扛着木工平机;腰里别着瓦刀;手里提着斧子、锯子、木丈尺;兜兜里背着墨斗线锤铅笔墨汁。罗罗嗨嗨一大堆工具。就这中途还避免不了让姑姑再从家里拿工具到现场。姑父是热心人,尽管是帮忙挑了大头,村上仍有人无中生有吹毛求疵,对活路挑三拣四批评指责,姑父从不介意,他会细心对挑剔者所说的问题认真检查检查。确认无误时姑父会讥讽指责者,众人笑乐异口同声说;你给穆文敬系鞋带都撵不上人家的步伐;现场又是笑声一片。
姑父厨艺好,煎炒烹炸;焖蒸烂烩。村上老人过寿娃满月,婚丧宴请。都会请姑父去帮忙。姑父既能做富人家菜,同时也能做穷人家菜。盘炉灶支案板,和泥胡烟囱脏活累活非姑父莫属。姑父一生中最爱看蜂和养羊。在长期饲养和管理中他摸索出绵羊山羊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他懂动物接生,给村民帮忙猪牛羊治病早都成为姑夫习以为常之事。他古道热肠,急公近义。村上婆媳不和,父子言冲,地界矛盾。主家悠然想到了姑父。百人百性里姑夫会针对性对人对事苦口婆心开导,言近旨远规劝,微言大义的将心比心,一劝大半夜,最终使婆媳和言;父子和睦。姑父膝下育有两儿一女;儿子事业有成。女儿端庄贤淑;志得意满正值姑父颐养天年之际,天不幸,殒亲。2025年6月25日晚,传来噩耗,头如五雷轰顶,腿瘫手软,桑更目蒙,针刺手抓板揪心。
跪拜在姑父灵前,怒问苍天不公,阎罗折寿,你怎好忍心让我们叔侄冰火两冲天, 你难道不能在等20年……,哀痛欲绝,悼心疾首。
多少个刻骨铭心的忆像,和姑父在一起岁月里他和颜悦色;谈笑风生关爱晚辈工作问长问短,问寒问暖。谆谆告诫一定要和同志们搞好关系,临别前几天姑父和嫂子,门前树荫下一坐就是一下午;问夏收夏种,告诫嫂子要为两个孙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娃好好读书,也许是姑父感觉时日不多了,他悉心提水把自己一手作务菜园的菜齐齐浇了水。姑父探望了四邻,告慰了麻友,那慈祥和蔼场面谁能知道这竟是姑父和众人们别离,昔日训言优在耳,今朝永别泣无声啊。
姑父和姑姑一生相濡以沫举案齐眉。姑父迎娶了同村的姑姑,姑姑慈眉善目,乐善好施,悲天悯人。姑父行在言先,一生用事实验证了啥叫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包容谦让。也生动鲜明的为教晚辈家和竖起了标杆。人生路漫漫家庭里琐碎事口角难免发生,姑姑易怒不上心、气来猛如虎,姑父不正面硬抗会想方设法转移姑姑话题,不争对错,顺着姑姑话题三绕四绕,使姑姑渐渐心情平静了。姑父特会讲笑话,平时他话不多每当此时劝人不生气,姑父那话语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直至姑姑破涕为笑。说归说、闹归闹,姑姑从内心也能体谅到姑父不易。姑父在田间出力辛苦,一顿饭有时能热三四次,姑父是真汉子,藏事于心不怒于脸,在外经受再大困苦委屈。从来不把坏情绪带进家里。从来不在姑姑面前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姑姑时长把木工工具外借。等姑父急用时翻箱倒柜怎么找不着时,姑姑便会歉意说借给谁我把人都忘了。姑父安慰姑姑没事,我少睡会觉再做一个。
表弟上学了,姑父很开心。晚上串门子次数也少了,陪着两个表弟。偶尔想起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姑父年轻时天资聪慧,因家庭成分,没能上成高陵县师范院校,也就没缘画家梦。和表弟说的最多话,做一个正直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行的正才能站得直,别人才会真正的尊重你。望子成龙的欲望,助推着姑父积极向上的生活勇气。学而优则仕,表弟们不负众望,大表弟穆小强考进了吉林省长春地质学院,二表弟穆永强考进了陕西省仪祉农校。姑父高兴亲朋们更高兴,多年夙愿终于实现了,可姑姑犯难了,姑父了解姑姑的心思,愁的是孩子的学费那么多钱从何来呀,姑父耐心安慰姑姑不怕不怕,我浑身的本事有的是办法,办法多得很。农闲我出去干活,在家你把自己照顾好别的事不要操心。
姑父成竹在胸来到了一家建筑工地,期初工地上项目管理人员看到相貌平平、衣着朴素的姑夫不屑一顾,没几天工地上项目经理、工长、技术总工都会不约而同转到姑夫施工现场,看这个技术娴熟、手脚麻利、用料节俭老师傅。唱着秦腔,自信满满;气势凌人的工长说老穆识图,总工说老穆压根就是科班出身。项目经理满意的点点头,自言到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临走时再三招呼老穆晚上来办公室喝酒,姑父干的是个框架楼负责支梁柱、楼梯,顶板壳子。夜深人静工友们都相继睡了。灯下姑夫一手翻阅图纸一手用纸笔记录柱的个数,梁的长度,楼梯坡比,计划边角料用法,工长蹑手蹑脚不知何时站在姑父身后,他浑然不知。工长拿起样图和下料计划仔细看完,用肃然起敬眼神正视姑父,问老穆包过工程,干了多少年啦,一看就是老把式。拉起姑父一起到办公室喝酒,谝闲传,唠家常,酒逢知己,话与缘人。事后才知道甲方要聘用姑父给他们做高管。
看蜂养羊搞副业姑父摸索积累了丰富经验,生产队解散土地分包到户,农村兴起养殖热。养猪养羊养牛一则家畜粪便上地肥源壮地,增加粮食产量;二则养成猪牛羊变卖可增加家庭收入,一举两得好事催生市场派生出很多行业,贩运倒买倒卖,担当经济人等,胆大心细的姑父从贩羊卖羊到羊常见病治疗与预防细致入微。他从新华书店买回书籍又从县兽医站买回羊的常用药物,一有空不是看书,就是在羊舍里观察羊的进食情况和活动规律。反复琢磨观察,有的放矢给羊施药用针。村民们从他这买出去的羊活蹦乱跳好饲养。姑父顺理成章成为村上养殖户义务兽医员。姑父爱蜂,他的蜂友很多。常常有三五成群的蜂友集聚姑父家探讨育王、繁殖、治螨、摇糖、管理等养蜂之道。什么地方适合放蜂,哪儿荞麦花好,哪儿洋槐花好,哪儿酸枣花好;哪个箱子的蜂群有了分蜂情绪,如何查看,怎样防止外来蜜蜂盗取蜂蜜;冬季蜂群如何过冬,春季怎样分峰壮大蜂群等等。滔滔不绝,源源不断,振振有词。姑父养蜂的确有套真本事,养蜂挣钱没赔钱,经常给张送蜂蜜、給王送蜂蜜。家里蜂蜜用老翁盛里。听姑父说养蜂大多在给帮忙剥棉花或者是剥玉米的时候姑父讲的。姑父把他的蜂说的很神奇。蜜蜂的组织机构严密,就像一个国家一样。蜂王就是国王,蜂王周围那些蜂叫做织蜂,负责随时听候蜂王命令,组织安排所有箱内蜜蜂,按照各自职责从事工作,巡视整个箱内蜂群,督导日常工作。蜂箱巢门口巡逻的蜂,叫做侦查蜂;经常外出采粉采蜜取水的蜂,叫做工作蜂,蜂群里分工相当严谨,姑父最神奇本领他在蜂箱周围飞来飞去的蜜蜂,一眼就能看出那只蜂是他箱子里蜂,那只蜂是外来的蜂。外来蜂是侦查蜂还是盗蜜工作蜂。如果外来侦查蜂多了,就要立即打开蜂箱调整工兵蜂靠近蜂门。过几天蜂箱周围再也没有外来蜂了。外来蜂让工兵蜂赶跑了。若发现不及时,调整要不好,几天时间整箱蜂就有可能被别的蜂群引跑了。说到这姑父就会感慨。蜜蜂和人类一摸一样的。凡事都要认真;不认真就会出差错。
每每想起和姑父在一起言谈间或处理事总能受到某种启发和点播,姑父走了,虽未给儿女们留下只言片语,可姑父一生处事、为人品格与魄力,积极乐观向上的勇气,不屈不挠的决心与方法;耳濡目染了晚辈。你用现实指教后辈,遇到问题从主观上下功夫,别从客观上找原因。心情不好时候你可以表达愤怒,但你天万不可愤怒的表达,不能把负面情绪带回家中。
姑父走了,夜深人静晚上,独自回忆起与姑父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欢乐的时光;那些温暖的瞬间,都如同电影般在脑海里不断回放。姑父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您潜移默化指点,成了侄儿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愿姑夫您在天堂一切安好。侄儿会带着不舍与惦念慎终追远。
作者简介
徐根锁,陕西泾阳县人。建筑工程监理师。曾任《检察文学》杂志特邀记者。常有作品见诸于各类报刊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