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盖吉忠
夜色渐浓,城市的霓虹灯渐次亮起,把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映照得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我行走在街头,人流如织。可是我的心难以融入熙攘的人群,望着繁华的夜景,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说起的惆怅,如同一丝剪不断理还乱的丝线,紧紧缠绕我的心,但也阻挡不住我思乡的愁绪,我的心里依然思念着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千古名句,道出了多少远在异乡的游子对故乡思念的深情,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永远扎根在人们的内心深处。
故乡的月总是那么皎洁,那么温柔,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笼罩着那片充满生机活力的黑土地。月下的村庄静谧安详,村庄是那样的安静,深巷中传出犬吠,打破了山村宁静的夜空。远处的山峦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宛如沉睡的巨人;近处的田野一片寂静,绿色的枝叶随风摇铃响,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机。
故乡的清晨,空气清新。如同走进了天然的氧吧!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泥土的芬芳和花草的芳香,给人带来丝丝暖意。仿佛沉浸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诗情画意。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在故乡得到了完美诠释。田间地头,早已是忙碌的景象。乡亲们扛着锄头,有说有笑,哼着小曲,走向自家的田地。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那是对故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满足。
故乡的小河,留下了我童年的美好往事,是我儿时的乐园。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杨柳吐出第一缕新绿,布谷鸟的啼鸣吵醒了春天,河两岸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似有“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的闲情野趣。天空湛蓝,白云飘飘,鸟在天空自由飞翔,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夏天,小河成了我们的天然游泳池,在水里嬉戏玩耍,尽情地享受水的清凉。
秋天,河两岸的稻子成熟了,黄澄澄的,稻秆随风摇曳生姿舞出了丰收的乐章。冬天,小河结上一层厚厚的冰,我们在河面上滑冰、打雪仗,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故乡的老房子,承载着我太多的回忆。那是四间坐北朝南的土坯房,经风雨的侵蚀,已经风烛残年。老房子后边东北角有一棵高大的老榆树,每到夏天,老榆树枝繁叶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我们遮风挡雨,炎炎烈日下,我们在老榆树下,听妈妈讲那些古老的故事。使我们幼小的心灵,受到良好的熏陶,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尊老爱幼的传统得到了进一步延续。如今,老房子伴随我们长大,慢慢变老。老房子给我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现在回想起来,它在我心中,依然是最温暖的港湾。山水年年绿,光阴寸寸情。故乡始终是我心灵的归属地。无论走到哪里,情依在故乡,心恋故土。
故乡一直是我心中最牵挂的地方。乡愁,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乡愁是妈妈的唠叨,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画,是一种永远道不完的思念。它如同岁月的老酒,时间越久,味道越浓。在这异乡的夜里,我梦中呼唤故乡,在睡梦中感受着那种纯真的乡音和浓浓的乡情。
作者简介:
盖吉忠,黑龙江省庆安县大罗镇中学高级教师。北林区作协会员,小说、散文、诗歌发表在《绥化晚报》《伊春日报》《北极光》《青年文学家》《中国作家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