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归乡苑,鱼游云泉亭。
茂林深不见,药王扶月明。
湘中网红才女彭璐璐用“李清照”般的诗情吟诵着。使归乡苑一面如诗,再展则若画;赋予其每个季节独特的美感。
视频中,璐璐顺着光影的脉络,漫过归乡人的命运断层,在素月楼窗前黎明时分写下诗行,并行走在竹叶坠落的轨迹里,用琼浆玉指打捞微笑留下的碎片,将昨夜星辰的温存,翻译成透明的琥珀。当她作为双峰一中把关语文老师删去所有偏旁而剩下“标普”的咬文嚼字,且以谦卑“语速”的抑扬顿挫,给归乡苑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妙音。
而我同窗——肖克书主任,则从“短视频制作导师”的高度,毅然用横竖不同的全景画幅展现了归乡苑的风情万种。竖构,巍峨龙峰,直插云端;险峻挺拔,恬静悠远。横呈,山脉绵延,雄浑壮阔;晨雾如纱,轻舞漫卷。他以镜头为笔,用光影着色,在层峦叠嶂间,纷呈着人们心中的归乡苑。
曾经多少次,我在等待光线的静谧时光里,用手机的一亿像素与归乡苑深情对视,以用细腻的光线将“雾来山更美,云去峦若画”的意境凝练其不朽的底色。如今,肖先生用“无人机+Ai智慧”的眼睛,俯瞰龙山起伏的山峦。从云端望去,如龙蛇蜿蜒,似竹林扶摇,晕染柔美,若娇若媚。
当龙山泉音奏响,在虚实相生间完成从物质声响到生命境界的升华,这正如禅宗所谓“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顿悟过程,生命体验便在此过程中突破了形而上的局限,进入“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的极境。民宿居住艺术化的生命诠释,不仅为当代“士人”提供着“夏暑身凉”的精神栖所,更为后世留下理解龙山药王养生休闲的密钥。当现代人穿越数字洪流,重新审视现代药膳“鹅鹅鹅”黄精价值的时候,就不难发现“归乡苑”所昭示的功成名就的“所求”,无不闪烁着超越时空的智慧光芒。
四季轮回中,光影交相辉映。在千回百转的小径上,我也定格过朝露折射的绚丽光线,触摸游泳池波纹雕琢的岁月,以及四十多位书法家笔下的翰韵墨香。这对我来说,行走在归乡苑不是简单的五星民宿体验,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修行,是心智与欣然的交融共舞。
多少次“眠宿”,让我带着无数种心情与心境,沉浸于竹卷松舒间。我终于懂得:最美的风景,其实不一定在远方,就在我们身边的归乡苑。在与它相伴的每一刻时光里,在那风、霜、雨、雪中,在那走过乡情碑廊所流淌出的汗水里,在那等待光影的静谧与期待时,在那与山川对话的一瞬,在那生命最珍贵的记忆间。
诗画归乡苑,不仅是视频镜头里的柔美画卷,更是人们用一生光阴书写的对“龙山药草”的热爱与尊崇。(杨建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