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宅最重要的是大门,
因为大门是气口。
张宗道说:“大门就是气口。”气口如同人的嘴巴,人的嘴巴端正,便于呼吸饮食;住宅的大门端正,便于顺畅纳取堂气,方便人进出。《博山篇》说“门中正,家道成”,这是正确的论断。
如今风水师不明白气口的真正含义,误用游年星来推算八宅的方向,遇到贪狼、巨门、武曲就称为三吉方,认为适合开大门。比如乾宅开坤门、坤宅开乾门等,这些门都开在住宅中腰或左右两角,没有正门,导致气口不通顺,反而将福转为祸,实在令人感慨!
更可笑的是,各家说法不一,互相矛盾。比如有人说城市住宅看宅法,乡村住宅看堂局。既然乡村看堂局,就该正中开门,朝向正对堂局,这才合理,为何又用八宅游星定门向,或左或右,反而失去堂局呢?既然城市看宅法,大门应开在中腰或左右角,为何又因邻屋阻碍,被迫开正门,不按宅法来呢?
再以东西二宅为例:兑宅开艮门在左角,还算可行;但震宅开离门在中腰,定会被邻屋阻挡。这时势必开正门,但按游星推算,正门是绝命方,左角是祸害方,右角是五鬼方,三方都不宜开门,那为何又开正门?震宅能开正门,兑宅也该能开正门。若说兑宅正门是绝命方,那震宅正门也是绝命方,为何震宅能开而兑宅不能?如今城市中兑宅多开艮门,震宅多开正门,一个用宅法,一个违背宅法,岂不是自相矛盾?所以无论城乡,都应正中开门以顺通气口;便门则随宅主方便。而八宅游星是伪造的邪说,坚决不能用。
廖公说:“城市住宅需临冲衢,朝向不必拘泥;乡村住宅需龙神落位,朝向随龙脉而定。”这是正理。若门前有恶煞(如巷冲、路射、井栏、坊压等),则应灵活变通趋吉避凶,可左右开门,但切不可为抢水而朝向歪斜——就像人嘴歪斜不成相貌,令人嫌弃。这里只举一例,还有竹节贯井、抽爻挨象等谬论繁多,难以尽述,希望智者详辨,不要被迷惑!
解析
1. 阳宅大门的核心功能:气口理论
作者以“气口如人之口”类比,强调大门的本质是“顺纳堂气”,需“中正”以保证气流通畅,与《博山篇》“门中正,家道成”的观点呼应,奠定“正门居中”的理论基础。
批判焦点:八宅游星派脱离“气口纳气”本质,机械套用星卦方位(如三吉方开偏门),导致气口不顺,违背自然规律。
2. 对八宅游星派的批判逻辑
实践矛盾:城市住宅因邻屋阻碍无法按八宅法开偏门,被迫开正门;乡村住宅本应依堂局开正门,却误用游星定偏门,暴露其理论与现实的割裂。
逻辑漏洞:以震宅与兑宅为例,指出八宅法对“绝命方”的判定自相矛盾,同一方位在不同宅型中吉凶定义混乱,证明其为“伪造邪说”。
3. 阳宅门向的实践原则
核心原则:
, 基础:无论城乡,正门优先居中,以顺气口(“门中正”);
变通:遇恶煞(巷冲、路射等)可左右开门,但忌歪斜(“人口斜不成相貌”)。
地域差异:城市住宅因临街道可灵活朝向,乡村住宅需随龙脉定朝向(廖公“向首随龙作”),体现“因地制宜”的辩证思维。
4. 风水实践的本质:反对形式主义
作者批判“竹节贯井、抽爻挨象”等玄虚理论,主张回归“气口纳气”的自然逻辑,强调门向设计需兼顾“气流通畅”与“现实环境”(如避煞、邻屋影响),体现“实用主义”倾向——风水的核心是服务生活,而非死守教条。
5. 现实意义
此篇对当下建筑设计仍有启示:空间布局需以功能(如通风、通行)为基础,避免被抽象符号(如方位吉凶)绑架;面对环境限制时,应在遵循本质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变通,而非盲目套用机械理论。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地理学家、诗人。职业风水师、周易预测者。为皇室风水和玄空风水的嫡系传承人,风水实践以三合、三元、玄空、九星等理论体系为主,尤擅实地应用,主张以三合为体、玄空为用,为实力派风水师,精通山地与平洋两大风水地脉。将周易八卦的象数理法植入风水实践,拓展了风水实地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基于长期实践经验总结,著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心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目前为加密内部资料,尚未公开。其公开著作见诸网络的是《胡成智文集【诗词篇】》。曾在《中国地理》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及地理古籍解析,后因故全部下架。现其部分文稿正陆续在网络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