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似玉》读后感
《乡情似玉——杨兆年在京三十年纪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反复拜读之下,既为主人公杨兆年先生的卓越精神(立德)和非凡事迹(立功)所折服,钦敬不已,也很佩服作者王向力先生的精妙笔法(立言)——用语和对话相当传神,有陈忠实先生《白鹿原》之风。同时,从中领略到许多做人做事的精髓,真是深受教益。本书的精彩之处还在于,它将个人和时代、国事与乡情、政府和民间,乡土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改善有机结合了起来。所以,《杨兆年先生在京三十年纪事》,不仅是杨先生个人的生命史、奋斗史和精神史,也是记录改革开放时代家乡蓝田经济社会发展、旧貌换新颜的一部地方史诗。再者,书中有云:“杨兆年常想,当下的生活形态,是祖辈们闻所未闻,恐怕连做梦也没有梦见过的。”就此而言,本书展现的动人故事,亦是了解当代中国社会剧变的宝贵资料和绝佳案例,因而也是国史的一部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本书的价值会越来越凸显。最后,本书第四章“希望小学及其他”一节,特别写到了2004年杨主任联络中华永恒慈善基金会捐助人民币50万元,建设蓝关镇蒋寨希望小学一事。蒋寨小学就是我的母校。上世纪90年代,我的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也是手把手教我的启蒙恩师杨耸先生,后来担任蒋寨希望小学校长多年。我很惭愧,以前只知道学校得益于中华永恒慈善基金会的善款,读罢此书,方才恍然明白这是杨兆年主任心血的结晶。向杨兆年先生致敬!
韩策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乡情似玉》一书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好评: - 具有文化与史料价值:
陕西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钟顺虎认为,该书是一部蓝田人写蓝田事的书,书中所描述的人物故事正是建功新时代、奋斗新征程中需要塑造和雕琢的秦人精神,是政协需要挖掘和弘扬的精神宝藏。- 记录奋斗历程,彰显乡情魅力: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延寿表示,作者用饱含深情、朴实无华的笔墨记录了主人公杨兆年的成长奋斗历程,这本书不仅彰显了乡情的无穷魅力,更像是一块美丽的蓝田玉,滋润着蓝田人的心田,为建设美好家园尽心尽力。- 生动感人,极具可读性:
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原院长贺信民称这本书看了两遍,生动感人,很有可读性,是一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教科书。作者笔力雄健,倾注情感,用文学的手法为读者打造了一个立体化、形神兼备、活灵活现的蓝田榜样。- 记录真实事迹,体现奉献精神:
西安市政府原副市长朱智生指出,该书不仅真实记录了杨兆年在京三十年的奋斗事迹,尤为可贵的是记述了一大批走出蓝田却心系家乡的乡友,他们身上的人民情怀与奉献精神焕发出美玉一样的光芒,值得珍惜和铭记。
编辑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