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文
列车从秦皇岛开出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连日舟车劳顿和火车单调的震动,使我朦朦胧胧沉沉欲睡了。
忽然一位老者向我走来,他高大魁梧,气宇轩昂,身着蟒袍玉带,一副半神半仙的样子。只是衣服上沾了许多血污。
我连忙起身,他说“不必多礼。”声音苍老,幽远,好像深山峡谷的回音。
“知道你刚从求仙处归来,有一事相托。”我茫然正想发问,他用手势制止了我。
“我们大秦皇帝雄才大略,远见卓识。为华夏民族开创了千古基业……”他的话我似懂非懂。
“可是,这里完全无视皇帝的丰功伟业,只是一味宣扬他寻仙拜海,求福乞寿,名为纪念,实为讥讽。我曾经建议陛下严惩了许多方士术士,不意除恶未尽,流毒未清。至今又复活了。 请为鼓之呼之。”
“可我才疏学浅,人微言轻,恐难……”我惶恐地答道。
“无妨。”
“敢问先师尊姓大名。”
“不必多问。”
我见他转身欲走,急忙说:“请留……”话未说完,他便倏然不见了。这时一阵说笑声惊扰了我。原来是旅客仍在热烈的交谈着。我清醒了,竟是南柯一梦。梦中情形却十分真切。于是我不惮文笔粗劣,记录下这些文字。以塞所托。
可是我也有几分疑惑,他是谁?他说得有道理吗?固然要求一个景区全面评价一个人物或者事件,也许有求全责备之嫌,但如此大肆宣扬求仙祈福,引导民众寄希望于神灵保佑,能如所愿吗?当年秦始皇相信这些巫术,花费重金,派出几批方士术士,渡海求仙,结果连自己的性命都不能保全,能期望通过荒诞的求仙,谋求祖国强盛,民族复兴吗?
我陷入了茫然之中。苦苦思索,不得要领,却得小诗一首录于此,以求智者指点。
只将荒诞做神圣,方士复活炸雷鸣。
万众重蹈芦生路,敢是求仙能复兴?
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