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恒昌先生诗歌简评(之一)
雪 湄

■ 古木参天
——古人云:树以皮为心
桑恒昌
年轮是树的掌纹
暖暖地捧着一颗心
其实那也是树的脸
俯仰天地光润古今
[简 评]:
■于桑先生诗中窥见古木生命哲思
桑恒昌先生一句“树以皮为心”,如晨钟叩响心门,将古木的生命真谛娓娓道来。树皮不仅是抵御风雨的铠甲,更如温柔的怀抱,托举枝干向苍穹生长。
“年轮是树的掌纹,暖暖地捧着一颗心”,诗人以精妙比喻赋予年轮生命的温度。这些细密的纹路,既是岁月镌刻的成长密码,也是生命顽强的印记。当年轮化作“树的脸”,古木便有了俯仰天地的生命力——它历经四季更迭、世事变迁,却始终以挺拔之姿扎根大地,沉淀出永恒的坚韧。
诗中意象映照人生,我们在成长路上历经的风雨,恰似古木承受的霜雪。那些心灵深处的岁月痕迹,终将成为生命的勋章。从桑先生的诗中,我们读懂了坚守本心、向上生长的力量,领悟到以从容姿态拥抱生命的真谛。
■ 夜 深 沉
桑恒昌
妙龄意象精灵文字
在脑海中破茧而出
我的胸中隐隐传来
摩崖刻石的声音
【简 评】:
■ 瞬间与永恒的诗意交响
——读《夜深沉》有感
桑恒昌先生的《夜深沉》以精妙笔触,道破诗歌创作的真谛。“妙龄意象精灵文字,在脑海中破茧而出”,诗人将转瞬即逝的灵感化作鲜活灵动的精灵,冲破传统表达的藩篱,让瞬间迸发的灵感与蓬勃生命力倾泻于纸端。
笔锋陡然一转,“我胸中隐隐传来,摩崖刻石的声音”,象征永恒的摩崖石刻意象跃入诗行。刹那间灵动的灵感与厚重的永恒激烈碰撞,生动诠释了诗歌创作中,从灵感乍现到铸就艺术永恒的升华历程。
全诗文字凝练,却饱含对诗歌本质的深邃思索。在当今略显浮躁的诗坛,它宛如一记振聋发聩的洪钟,告诫众人应怀揣敬畏之心,打磨出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佳作 。
■ 夜 遊
桑恒昌
挽着春风夜游泉城
泉水和星星激情相拥
疑是星星回归故里
更喜泉水源自苍穹
【简 评】
■于泉城夜色中,邂逅诗意与自然的交融
桑恒昌先生的《夜游》,短短数语,却勾勒出一幅如梦似幻的泉城夜景。读罢此诗,仿若自己也置身于那春风沉醉的夜晚,与诗人一同漫步在泉城的街头巷尾,感受月光下的诗意流淌。
诗中,“挽着春风夜游泉城”一句,以一个“挽”字为笔,瞬间将无形的春风化作了亲密的旅伴。这一拟人化的巧思,不仅让抽象的风有了温度与情感,更悄然打破了人与自然的隔阂。当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仿佛能听见春风在耳畔低语,看见青石板路上拉长的身影,与摇曳的树影交织成趣——这场夜游,不再是孤身独行,而是与自然相拥的绮丽旅程。
“泉水和星星激情相拥”堪称全诗的点睛之笔。济南的泉水本就灵动鲜活,而桑恒昌先生却大胆地将水中倒影的星斗,化作一场跨越天地的热烈相逢。“激情相拥”四个字,赋予静止的画面以蓬勃的生命力:泉水不再只是承接星光的容器,更成为主动追逐星河的追梦者;星星也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坠入人间与泉水共舞。这种超现实的想象,让泉城的夜色跳出了寻常写景诗的窠臼,展现出一种奇幻与唯美交织的极致美学。
“疑是星星回归故里,更喜泉水源自苍穹”,两句诗如孩童般天真的疑问,却藏着哲思的锋芒。济南的泉水奔涌千年,古人常说“家家泉水”,而桑先生却打破现实的局限,将泉与星的相遇,解读为游子归乡的宿命。在他笔下,泉水不再只是地下暗河的馈赠,更像是星河散落人间的碎片——这份对自然的敬畏与浪漫想象,让我们看见诗人内心深处,对万物同源的坚信,以及对美好事物最纯粹的向往。
[作者简介]
雪湄,一位将温度与情怀融入声韵的资深诵者。自小痴迷文学与朗诵,始终以行动践行公共诵读艺术。她跨越南北,于北京、天津等地开展公益朗读活动,让诵读之美传遍四方。曾任济南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作为多家网络平台的艺术指导与金牌朗读者,其作品温婉深情,深受听众喜爱与追捧。
(济南市历下区语文高级教师 王炳强 组发)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