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剪”是风水实践中的调整之法。
若龙脉真确、穴位得当,但砂山或水流存在多余或不足的情况,就需用裁剪之法。如今的风水师不论龙穴是否成立,动辄提及裁剪调整,却不知必先有真龙真穴,才能用裁剪之法,从未有过无龙穴却靠裁剪成就风水宝地的情况。若来龙真切,但穴位形态特殊,可采用特殊葬法,如“开金取水”(凿开岩石引聚水)、“堆土成坟”(人工堆筑平整地形)等。
又有人说“小地靠裁剪,大地靠自然生成”,殊不知裁剪之法不分地之大小,只要砂水有缺陷,都可运用。《葬书》中说“以眼力巧辨地形,以工具施工调整,趋利避害,垫高低洼、削平过高之处”,这是普遍的作用之法,并未区分地的大小。有人以“节制龙脉、截断气脉”(如斩关截气)为例,称其为“小地裁剪”,但不能说“小地全靠裁剪而成”。
学者思考这些道理,自然能领悟其中精髓。
核心概念解析
1. 裁剪之法的前提:龙穴为根本
裁剪是“锦上添花”而非“无中生有”:必须先确认龙脉真确、穴位得宜(“龙真穴的”),才能用裁剪调整砂水缺陷。若龙穴不真,再怎么裁剪也无法成就吉地。
例:若穴位本身位于“死龙”(无生气龙脉)上,即使砂水完美,裁剪也无法逆转凶局。
2. 裁剪的应用范围:大小地与砂水缺陷
反驳“小地裁剪、大地生成”的片面观点:无论地之大小,只要砂水有“有余不足”(如砂山逼仄、水流直射),都可裁剪。如《葬书》提到的“增高益下”(填洼削高),是通用原则。
“斩关截气”等节制龙脉的操作,属于针对小地的裁剪手段,但不能以此概括所有小地皆需裁剪,部分小地也可能自然合局。
3. 特殊葬法与裁剪的区别
若穴形变异(如岩石裸露、地势陡峭),可通过“开金取水”“堆土成坟”等葬法改造局部地形,这属于“因穴施法”,本质是配合龙穴的裁剪手段,而非脱离龙穴的独立操作。
实践应用要点
优先辨龙穴:裁剪前需用“寻龙点穴”基本功确认龙脉生气、穴位位置,避免“无龙穴而强裁”的误区。
砂水调整原则:
不足则补:如水流过直,可修堤岸使其迂回;砂山空缺,可植树或筑墙“补砂”。
有余则裁:如砂山逼压穴位,可削平或开挖通道;水流泛滥,可疏浚成合理走向。
工具与尺度:裁剪需结合“目力”(勘察)与“功力”(施工),避免过度人为改造,以“趋全避缺”为度,体现“顺应自然而微调”的风水智慧。
理论本质
强调“先天龙穴”与“后天裁剪”的主次关系,批判脱离根本的机械操作,体现风水“先察自然,后施人力”的实践逻辑,以及“因地制宜”的辩证思维。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地理学家、诗人。职业风水师、周易预测者。为皇室风水和玄空风水的嫡系传承人,风水实践以三合、三元、玄空、九星等理论体系为主,尤擅实地应用,主张以三合为体、玄空为用,为实力派风水师,精通山地与平洋两大风水地脉。将周易八卦的象数理法植入风水实践,拓展了风水实地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基于长期实践经验总结,著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心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目前为加密内部资料,尚未公开。其公开著作见诸网络的是《胡成智文集【诗词篇】》。曾在《中国地理》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及地理古籍解析,后因故全部下架。现其部分文稿正陆续在网络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