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曾小蓉,重庆人,供职于某市报社,新闻及诗词作品发表于《今日重庆》《西南商报》《企业家日报》《中国工商报》《新华网》巜华龙网》《凤凰网》巜法制网》《巴渝都市报》巜乌江诗刊》巜涪陵文学》《白鹤梁文学》《重庆艺苑》等多家刊物及各网络平台。
七绝.食涪陵荔枝吟
文/曾小蓉
千年古荔忆妃时,快马加鞭烟驿起。
谁见当初花想容?今生有幸飨十里。
网络点评
这首七绝以涪陵荔枝为切入点,巧妙融合历史典故与当下体验,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赏析:
一、时空交织的意象建构
首句"千年古荔忆妃时"以荔枝为时间纽带,"千年"与"妃时"形成时空对仗,既点明涪陵荔枝的古老渊源,又暗引杨贵妃的典故意象。次句"快马加鞭烟驿起"化用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意境,通过动态的驿马意象再现历史场景,其中"烟"字尤妙,既写驿道尘烟,又暗含历史烟云之意。
二、虚实相生的设问艺术
第三句"谁见当初花想容"运用双重借喻:既以"花"喻荔枝(本体),又借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喻体)暗指杨贵妃。设问句式构成时空断层,使历史画面(虚)与当下体验(实)产生强烈反差。末句"今生有幸品十里"中,"十里"既可实指荔枝林规模,又可虚指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的饮食境界。
三、今昔对照的情感升华
诗人通过"忆妃时"与"今生有幸"的今昔对比,完成从怀古到咏今的情感转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飨"字的典雅庄重与"十里"的铺张形成味觉与时空的通感体验。
全诗在28字中完成历史与现实的三重对话:荔枝作为自然物与历史见证者的对话,诗人与历史人物的隔空对话,以及读者通过文本与诗人展开的审美对话。这种多层对话结构,正是古典诗词现代书写的成功范例。
白鹤梁文学
投稿邮箱/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部分图片点评来源于网络
此平台发表曾小蓉的所有诗词作品
均为她的原创作品严禁剽窃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