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淋不湿太阳(组诗)
文/马连俊(湖北荆州)
一、 麓湖印象
暮色把白云山打包邮递过来
邮戳清晰而字迹模糊
但我不敢签收
直到月亮和路灯反复审核
我才举着莲花灯盏
撕开期盼已久的封印
这独属于麓山的乐章
带着深沉的情感
从三颗桂花树下 从星海园
在湖面回响
重重叩击
我的心房
二、 鹿鸣酒家
散落四方的鹿鸣
被谁牵回?
《诗经》沉默不语
山间樵夫,也未曾传来消息
当酒杯斟满如霜月光
思念在里面晃晃荡荡
霎那间,时间仿佛开出一朵圣洁莲花
久违的呦呦鹿鸣
被瞬间激活,在耳畔回响
瞧,十九根白发
恰如岁月的霜华
而青春,正从老树古枝上
倔强地发了新芽
注:十九,这里特指聚会十九为同学
三、 永庆坊老街
声音,被种下
在墙上,在街道上,在骑楼的瓦逢里
悠悠萦绕 不停回响----
我轻轻掏起一瓢花旦的唱腔
那婉转之音,从凤冠上滑落
入我的手掌
在一个拐角处
打铜艺人的叮叮当当
清脆响亮
恍若一把钥匙,推开太阳的大门
游客的欢笑声
热热闹闹
带着西关风情四处飘散
筹备一场场城市音乐会
而我,仿佛也化为一种声音
宛如凌厉的咏春拳
在永庆坊 左冲右突
众多声色交织,将时光缠绕
绽放出无尽魅力 让乡愁
在岁月里经久弥香
游南海神庙
韩愈曾到此一游,苏轼也留下了足迹
汤显祖 陈献章 陈子升 钱以垲
他们的精神脉搏 至今仍在
剧烈地跳动不息
今天,我也来到这里
踏着长江的波涛 怀揣屈子的求索
满心敬畏,但我不敢高声言语
只是眺望南海
心中默默祈祷----
菠萝蜜从云端
轻盈地一跃而下
稳稳歇在我的肩上
让我银色发须
也流淌日子的甜蜜
引来蚂蚁啃食 蝴蝶吮吸
五、 杰佬的柴火农庄
一树荔枝,红光闪烁
点亮农庄的热情
一缕炊烟,袅袅婷婷
飘出日子的温馨
一座农家小院,朴实无华
留住了南来北往匆匆脚印
悠悠珠江水,把这里冲洗千遍万遍
销匿往昔弥漫的硝烟
留下风情万千的白云
一道柴火鸡 香气四溢
宛如一张无形的名片
在人们唇齿之间传递
在他的身旁
黄埔以嘹亮的嗓子
高唱:“怒潮澎湃,党旗飞舞”
这激昂的歌声,正是杰佬柴火农庄
生意兴隆的底气
六、 中山纪念堂
思想,在这里萌芽
理想,从这里出发
你说,天下为公
你又说,革命尚未成功
越秀山南麓
广州东风中路 299 号
我仰望着那尊铜像
珠江之水,仿若从心中
浩浩荡荡 奔涌而来
七、 南越王墓
世人都尊称你一声:南越王
而我,却更愿喊你一声:秦将
有人说你身处化外之地
但实际上,你血管里留着华夏的热血
刺着华夏一隅
一枚金印 闪耀历史光芒
一缕玉衣 承载往昔沧桑
你宛如一把贵重钥匙,
将岭南古文明,徐徐开启
长城雄伟 兵马俑威严
楚王车马阵气势磅礴
与青铜编钟 石编磬的悠扬音韵
一同将秦岭南岭割裂的天空缝合
当我静静站在你的墓室前
沙海茫茫,张骞西行的声声驼铃
与南海波涛里的点点帆影
在水路两路,交相辉映
八、 沙面
不是面,却像面筋
在往昔的岁月里
被反复捶打 撕扯 蹂躏
瘦小的身躯
布满疼痛和屈辱的淤青
仿佛每一寸土地
都在述说曾经的苦难
侵蚀墙缝里的风 冷冷咧咧
在沙基涌里刻下
抹不去的租界记忆
那些过往,沉重而哀伤
直到珠江涌起愤怒的浪潮
激昂澎湃,汹涌向前
一首首饱含力量的新诗
便在诗人的笔尖,长出动人金句
书写着新生与希望
九、 打卡五羊城
我耗费六十三年漫长光阴
才把你 从泛黄的小人书上
请到眼前 真切地触摸
你用越秀山温柔的暮色
轻轻握住我的双手
我们相对无言
从此,你化作我身边
一道不褪色的亮丽风景
我也刷新了你生命中
过客的数据
当华灯初上,夜幕降临
我仿佛看见
梦境里闪烁着
尊重与珍惜的光芒
十、 雨水淋不湿太阳
清晨,鸟鸣纷纷扬扬
落满我的衣襟
树枝与竹叶 在雨滴的轻抚下
从沉睡中缓缓苏醒
一条短尾小蛇 灵动如珠江的舢板
从我的视线里 自在游弋而去
四十年漫长别离
在小蛮腰的见证下
正一步步,渐行渐近
雨水,终究淋不湿太阳
那温暖的光 始终照耀
生活的缺口 总有一天被回补
珠江掀起的滚滚波涛
涟漪不断扩散,融入洪湖波浪 汇入黄河的浪涛
生生不息 奔腾不止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