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的好代表好主任郑少琼的足迹文/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红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池朝兴
2025年7月1日
在天河区石牌街道的街巷楼宇间,一串坚实的足迹正将“人大代表”四个字刻进百姓心坎。这足迹的主人是区人大代表、人大石牌街道工委主任郑少琼——她以联络站为桥,以微信群为线,俯身倾听、疾步奔走,在新时代基层民主的画卷上留下炽热印记。
“门常开”的联络站,让民意落地生根
“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郑少琼带领团队打造的穗园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已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注脚。代表接待日、民情大讲堂、社区研学活动……这些载体让民主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街坊邻里触手可及的日常。当穗园东街居民通过“民意码上说”扫码反映非机动车占道难题,郑少琼推动问题一周内高效解决,该案例不仅登上央视荧屏,更获评全省履职优秀案例——这背后,是她对“民生无小事”最朴素的坚守。
“指尖履职”的先锋,解民忧分秒必争
在数字浪潮中,郑少琼敏锐抓住“指尖上的民主”。她创新建立民情联络员微信群,将履职阵地延伸至云端。民情联络员发现问题即时@,代表团队火速响应,百姓急难愁盼在信息流转中化为精准行动。一部手机、一个微信群,织就了全天候民意响应网络,让“马上办”成为石牌街道的新名片。
反诈防线的构筑者,护民安步履不停
面对电信诈骗这一社会毒瘤,郑少琼主动化身“反诈先锋”。她深入派出所调研,推动建立政府、社区、企业、物业联动的多层防护网;带领代表队伍走进高校医院、城中村巷,将反诈知识播撒至每个角落。“人民的关注点在哪里,人大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她的话语铿锵有力。当《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施行,她更以持续监督推动源头治理,为百姓钱袋子筑牢“防火墙”。
校地联动的搭桥人,聚民智共育未来
郑少琼的足迹亦迈向育人前沿。她带领团队走进高校,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共商志愿服务与人才培养,将学生防诈宣讲团引入社区实践。在座谈交流中,她敏锐发掘校社合作潜力,促成资源共建共享——代表联络站、街道商会成为学子服务社会的平台,社区治理因青春力量的注入焕发新机。
从联络站里的恳谈,到微信群中的秒回;从反诈宣传的街巷,到校社联动的会场,郑少琼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诠释担当。她的足迹所至,是民主触角在基层的生动延伸,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温暖承诺。这位扎根石牌街道的人大代表,正以躬身实践铺就一条通向幸福天河的为民之路,更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澎湃浪潮中,刻下属于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闪亮坐标。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