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悟真知
文/杜泓萱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子泛舟赤壁时的洒脱,恰似风的不羁。愿你我,不被岁月催迫,不为尘世拘囿,于四时流转间,习得温柔处世之道,若风般,自在无拘,澄澈明净,不问归程——穿越熙攘人潮,踏遍青山旷野,只为寻得本真自我。
——题记
星河垂落九天外,山海苍茫入画来。愿你我终有一日,能如庄子笔下“御风而行”的列子,逍遥于天地之间,不受羁绊,掠过原野山川,以温婉且坚毅之态,成就独一无二的自己。
曾作小诗叹曰:
《慕风吟》
心慕流云意自遐,
欲随风影走天涯。
不沾俗世千般扰,
独向青霄逐落霞。
是否曾有那么一瞬,忽生遁世之念?非为逃避尘世纷扰,唯愿化作风中一缕,穿幽谷,过密林,无需言语辩解,不必刻意逢迎,只为追寻一场纯粹的自由。《诗经》有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风本无言,却能跨越山河万里,抵达世人魂牵梦萦之处。它拂过寒潭,便引得碧波轻漾,似诉千般柔情;掠过暮色,便催得晚霞绚烂,如展万种风情。它无主亦无形,却总能在最恰当时节,潜入人心,慰藉灵魂。故而常思,若人生真谛可寻,或许便是:做一阵不羁之风,奔赴广袤天地,成就本真自我。
尘世喧嚣,“修身齐家”“功成名就”之语不绝于耳,仿若人生必循既定轨迹,步步为营,方能圆满。然风之自在,却教我顿悟:生活非刻板的目标堆砌,而是如《兰亭集序》中“游目骋怀”般的情绪流淌,是细微处的心动。真正的挚爱,并非高调张扬的誓言,而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含蓄与细腻。是暮色中似火的晚霞,是深巷里飘散的茶香,是一曲契合心境的古调,是旧衣上残留的暖阳气息。
独坐轩窗,看风卷纱帘,那一刻方觉,生之美好,不过如此。无需成为他人眼中的典范,不必遵循世俗的人生范式,只需敞开心扉,去感知、去感动、去爱人、去被爱,便已足够。人生成长之路,恰似王维诗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达,非是负重前行,而是学会放下。轻至可闻心音,可赏星河,可感每一次呼吸间生命的跃动。
又吟:
《悟生歌》
身如飘絮任西东,
抛却烦忧意自融。
心若闲云归野鹤,
清欢半盏度春风。
往昔,我们常困于他人期许、世俗眼光,如负重之舟,不堪重负。然须知,生而为人,本就值得被爱、被懂、被温柔以待。人生至美之境,非是功成名就,而是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与自我和解。不必追求事事争先,但求真实纯粹;无需光芒万丈,但求心怀暖阳。即便不被众人喜爱,亦要珍视自己。偶有懈怠,或力不能及,皆属平常。天地广阔,总有人愿候你归期,听你畅谈绮梦,伴你静赏风卷云舒。
成年方知,浪漫乃人生至贵之能,是如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般,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坚守。是寒夜自煮一盏香茗,是忽见云似鲲鹏,忍俊不禁,是静待花开花落,铭记每一刻美好。浪漫非华丽辞藻堆砌,而是为一朵花驻足,为一句词沉醉,为一人执笔书写深情。
再赋:
《撷韵篇》
墨染香笺小字柔,
拈花一笑解千愁。
诗心漫逐清风远,
撷取韶光入画楼。
世人皆在尘世奔波,然莫忘适时驻足,沉醉梦中。即便片刻,亦要为生活留存几分随性的热爱。正如风从不循规蹈矩,却能唤醒万物,染绿山河。可曾憧憬过一方净土?广袤无垠,静谧安宁,无世俗纷扰,无尘世定义,仿若《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只属于自己。风会在此静候,不追问过往,不催促前行,只轻轻环绕,似温暖拥抱,似自由召唤。彼时,可抛却所有伪装,卸去一切防备,只需静静伫立,呼吸之间,皆是美好。
愿你我皆能化作穿林拂野之风,轻盈自在,无拘无束;亦愿暮色四合之时,能遇另一缕清风,温柔相告:“你已足够美好,无需自苛。”风从不定向,却总能抵达该去之处。愿你我,随性洒脱,温柔坚定,在每个静谧黄昏,在每缕拂面清风中,与真实的自己愈发贴近。人生无需波澜壮阔,但求温暖于心,不负此生!
作者简介:
杜泓萱,男,汉族,河北邯郸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本科大三在读,热爱文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