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毕春生,男,1972年10月出生,山东巨野县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90年从军入伍,毕业于山东济南陆军学院,2000年转业到巨野县科技局工作至今,自幼热爱文学,特别对诗歌、散文、新闻报道情有独钟。个人爱好主要是写作、旅游、书法和健身运动。

图书馆是暑假孩子们最好的圣地 文/毕春生
暑假一到,城里的孩子们便如脱笼之鹄,却不知飞向何方。父母们上班去了,留下这些"小鹄"在家中,横竖是睡,睡醒了便看电视,看罢了又刷手机,眼睛便在这般折腾中渐渐坏下去。
这情形,父母们自然焦急,于是想出种种法子来,最流行的便是将孩子塞进各种辅导班里。然而孩子们坐在教室里,眼睛虽对着黑板,心思却早已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我想,何不将他们送到图书馆去?
图书馆,诚然是暑假里孩子们最好的圣地。那里既安全,又卫生,且有冷气开放,凉快得很。一进门,便有一股书卷气扑面而来,不浓不淡,恰到好处地钻进鼻孔里。孩子们起初或许不习惯,但多来几次,这气味便会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图书馆里的安全,是极有保障的。门口常有管理员坐着,目光如电,盯着进进出出的人。若有可疑者,立刻就会被拦下询问。
孩子们在此,父母大可放心,不必担忧他们跑到马路上被车撞了,或是被陌生人拐了去。况且馆内四处都有监控,一举一动皆在掌控之中。比起放任孩子在家睡觉、玩手机,或是让他们在街上乱跑,图书馆岂不是安全得多?说到卫生,图书馆更是无可挑剔。地面每日有人打扫,桌椅时常擦拭,书籍排列得整整齐齐。孩子们在这里,不会沾染上外面的尘土与细菌。更妙的是,馆内禁止饮食,自然也就不会有零食碎屑引来蟑螂蚂蚁之类。孩子们的手摸过书页,至多沾上些微的油墨,比起手机屏幕上的细菌,不知要干净多少倍。
夏日炎炎,图书馆里的冷气却开得恰到好处。不似商场里的那般刺骨,也不像某些补习班里时冷时热。孩子们坐在阅览室里,既不会汗流浃背,也不会冻得发抖。他们可以安心地读书,不必为外界的酷暑所扰。偶有调皮的孩子跑来跑去,管理员一个眼神过去,便又乖乖坐回座位上了。长知识一事,更是不消说的。图书馆里的书籍汗牛充栋,孩子们可以随意翻阅。不必像在补习班里那样被迫学习,而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去探索。喜欢历史的,可以找历史书来看;爱好科学的,自然科学区就在那里;即便是想看些故事书、漫画书,也应有尽有。知识这东西,强灌下去的总不如自己汲取的来得香甜。图书馆的氛围,是别处难以比拟的。人人都在安静地读书,新来的孩子也会不自觉地放轻脚步,压低声音。这种氛围下,再顽皮的孩子也会渐渐安静下来,被书香所感染。久而久之,阅读的习惯便养成了,这比父母天天唠叨"多读书"要有效得多。
对于上班族的父母而言,将孩子放在图书馆,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妙法。既不用担心孩子在家虚度光阴,又能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培养阅读的兴趣。更妙的是,这一切都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只要办一张借书证,便可自由出入这知识的殿堂。反观那些被逼着上各种辅导班的孩子,脸上总带着几分不情愿。他们坐在教室里,心却不知飞到哪里去了。父母花了钱,孩子受了罪,效果却未必好。何不像放牛吃草一般,将孩子们放到图书馆里去?让他们自由地选择爱读的书,自由地探索知识的世界。图书馆里的孩子们,起初或许只是贪图那里的凉快与安静。但日子久了,书中的世界便会将他们吸引。他们会发现,原来除了手机和电视,还有这样一片广阔的天地。那些静静躺在书架上的书籍,每一本都是一扇门,打开它,便能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夏日悠长,何不让孩子在图书馆中度过?
那里安全、卫生、凉快,更能长知识。与其让他们在家睡觉、玩手机,或是被迫上各种辅导班,不如引导他们走进这座永不关门的圣地。书页翻动的声音,或许正是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