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诗《本愿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不可说的语言。不是雪花。
是沙砾,
是被榨干血汗的微粒山河
被抛光的伟大后时代步步紧逼
你要做出吞咽的动作
哦,多么无辜
天空遥远
已擦去用于祭祀的文字
白云投下炮弹的阴影
阳光锈迹斑斑地落在众生
嶙峋的瘦骨上
落在遇难者举过头顶的
脏器上
……大声说话。是有罪的。
这一世
只有精神矍铄的
92岁的
降龙罗汉
在人间
报名
学习魔术
@移动焚烧炉
创新改变生活
譬如
移动支付
移植器官
譬如此刻:我看到----
打开的车厢后门
壮汉用炉钩使劲向外拉
昏暗又魁梧的灯影里
一个人类正在收拾另一个人类的
散着余温的灰烬
@鲜艳的火葬场
在长沙
一群具有XX特色的金丝楠木
经过一番思想工作
终于做到了
半小时内
易燃
速燃
打破了全世界对金丝楠木
拒燃,慢燃的
垄断性
认知
@人面兽心
贝贝的试卷中
有一道选择填空题:
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
都要脚踏实地付出努力
即使是(千里马)
也要有(老黄牛)的精神
才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成为(领头羊)
剩下的百灵鸟、纸老虎、小蜜蜂
都是被淘汰的选项
@等他跨过黑龙江我就给他掌声
帽子下面的脑袋
被白色绷带老老实实地缠了七八圈
为了显得生动
右胳膊的红袖章留着几道弹痕
晕染的血色
像刚从污浊的炮火声中捞上来
多么卖力的演唱
他豪迈的嗓音再次跨过鸭绿江
这次要解放三星、LG、现代
解放首尔
-----音箱的声音再开大一些
他也许
能一就势跨过黑龙江
那里:海参崴、库页岛南望王师
又一年
这组《本愿经》组诗以尖锐的现实解构与荒诞化的意象拼贴,构建了一场对时代病症的冷峻叩问,字里行间浸透着沉重的悲悯与反讽的锋芒。
对神圣性的消解与现实镜像的投射
开篇以“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庄严命题切入,却将“地狱”置换为“被榨干血汗的微粒山河”“锈迹斑斑的阳光”,神圣的救世宣言在“吞咽的动作”“遇难者举过头顶的脏器”等具象中碎裂——所谓“我不入地狱”,不过是对苦难日常的无力默认。92岁降龙罗汉学魔术的荒诞情节,更以宗教符号的世俗化,暗喻精神信仰在现实面前的戏谑式退场。
暴力美学的日常化书写
《移动焚烧炉》《鲜艳的火葬场》以近乎纪录片的冷静笔触,将死亡处理为“收拾余温的灰烬”“半小时内易燃速燃”的技术流程。“创新改变生活”的口号与“炉钩拉拽”“思想工作”的细节形成刺眼对冲,把系统性暴力拆解为标准化操作,在“金丝楠木打破垄断认知”的反讽中,揭露权力对常识与生命的双重碾压。
意识形态规训的隐秘揭示
《人面兽心》通过小学生试卷的选择题,将“千里马/老黄牛/领头羊”的驯化逻辑赤裸展现——被淘汰的“百灵鸟”“小蜜蜂”与“纸老虎”的对立,恰是话语霸权筛选机制的缩影。而《等他跨过黑龙江我就给他掌声》则以戏剧化的表演场景,解构了“解放叙事”的虚妄:绷带缠头的表演者、带弹痕的红袖章、“解放三星、LG”的豪言,在“音箱开大些”的煽动中,暴露出民族主义狂热背后的空洞与滑稽。
整组诗拒绝抒情的滥觞,以手术刀般的精准,将宗教、科技、教育、意识形态等领域的荒诞切片并置,在“不可说”与“大声说话有罪”的悖论中,完成了对时代精神困境的诗性诊断——那些被规训、被焚烧、被表演的“本愿”,最终都成了刺向现实的沉默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