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颂》
(古体长篇叙事诗)
作者/王应礼
诵读/梦锁清秋
第二十四章 红军立信
寒风凛冽岁更新,赤帜飘扬又一春。
一九二九初二日,红四军旅至乡村。
大柏地中鏖战急,凯旋之际腹中困。
百姓避兵皆远去,有钱难购米和薪。
泽东纪律严如铁,不许私拿半缕尘。
战士饥肠辘辘响,军官焦虑心忧焚。
指挥所中谋对策,前委干部进言陈。
且食房东粮与菜,借条留作后偿银。
泽东颔首连称善,传令红军照此遵。
战士欢颜餐有继,留下借条诺如珍。
次日红军别此地,乡邻议论各纷纭。
多数皆言军风异,秋毫无犯不欺人。
留条欠债合情理,纪律严明暖众心。
少数富绅传恶语,妄言纸据不如金。
二流懒汉多诋毁,却遭善良斥其昏。
雇农失粮虽困窘,犹信红军日后临。
泽东心系欠条事,五十余天念犹殷。
闽西转战归赣南,再赴大柏践誓文。
途中忆起商鞅事,徙木为信晓万村。
古贤尚可行此举,吾党更应护民恩。
三大纪律心中记,八项注意守本真。
红军重返大柏地,百姓惊喜喜不禁。
手持旗帜宣善政,走街串巷告四邻。
穷人队伍为穷计,昔日所欠今偿银。
午后坪前开大会,泽东台上语谆谆。
工农团结齐携手,打倒豪绅建政新。
言罢赔偿诸事起,群众自报款无隐。
雇农持据言一担,五块光洋酬苦辛。
连声称谢嫌予多,红军坚劝意情真。
二流懒汉怀贪念,妄报两担欲欺人。
雇农质问难招架,无据空言口难申。
红军怜其生计苦,仍施两币济寒贫。
三千五百银元付,信诺昭昭励万村。
大柏地中欢声起,百姓咸夸纪律纯。
丁卯分明言必践,军民鱼水共情存。
此段佳话千秋记,红色精神世代尊。
取信于民根基固,山河焕彩颂党恩。

作者简介:
王应礼 作家、诗人,笔名红雨,山东嘉祥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教授级高工,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古典诗词协会会员。著有出版古体长篇英雄史诗《毛泽东颂》,长篇叙事诗《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巾帼英雄杨开慧》;传记文学《洪宪皇帝》;诗集《烟雨芳华》、《春韵梦澜》、《夏韵长歌》、《秋韵华章》、《冬韵幽怀》;散文集《岁月钩沉》、《红雨文集》等文学著作。古体长诗《歌女怨》被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毛泽东颂》、《烟雨芳华》、《岁月钩沉》《洪宪皇帝》等文学专著,分别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和驻济南部分高校图书馆典藏陈列,《毛泽东颂》、《烟雨芳华》、《岁月钩沉》、被山东省齐鲁名人文库收藏,近年来出版个人文学著作及与他人合作出版文集二十余部,中篇小说《院锁清秋》、长篇抒情诗《太阳畅想曲》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出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