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体会漫谈
汪小波
孙女刚满2周岁。两年来,偶有一些育儿心得,写下来,交流之。
一、第一个月:陪宝宝多说话;第二个月:陪宝宝练抬头;第三个月:陪宝宝练翻身;第四个月:陪宝宝练习拉坐;第五个月:陪宝宝练习抓握;第六个月:陪宝宝练习撕胶带;第七个月:练爬行;第八个月:练肢体语言;第九个月:不破坏宝宝的专注力;第十个月: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第十一个月:陪宝宝钓鱼游戏;第十二个月:开始数字启蒙教育。
二、①宝岛学者蒋勋认为:孩子们融入周围环境和人群之中,生活在有菌的周围,才会获得某种免疫力,身体才会更健康。西方人去第三世界国家,很多人会生病,而当地人却身体强壮。孩子们不能生活在无菌的环境中,否则会弱不襟风。②让小孩犯点小错才会获得独立和相应能力,不代替孩子理应承担的事情,孩子才会获得人生更多的生存能力。防范所有犯错的可能,孩子就不会有做对事情的可能。③法国大思想家卢梭认为,大自然是最好的教育。这对幼儿教育很有启发性。
三、个人体会:①要防范犯大错,允许生小错。这就是挫折教育;②今天的成功,源于曾经的错误;③以后小孩犯点小小的错,不责怪,不抱怨,不生气,要帮助,要包容,要引导。放任自流是另一个极端,也不好。
四、3岁前是孩子大脑发育最为迅速的黄金时期,3岁时大脑体积已是成人的80%。做好以下3件事,孩子会更加聪明:①多跟孩子说说话。亲子互动中会产生巨大的词汇积累量。因此,父母要加强语文素养,与孩子一同成长。②尽量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因为快速转换的画面会严重破坏孩子脆弱的专注力,而专注力是学习能力最重要的基础。因此,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大致与曾经疯狂看电视玩手机有关。③要让孩子多接触不同的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到大自然去爬山、看雪、游动物园等等。外界的刺激将在大脑中建立非常丰富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孩子变得更加聪明。只有父母为之去潜心作出努力与牺牲,才会换来孩子的美好未来!加油吧,年轻的父母们!
五、国家高级体重管理师:“饥饿入睡是健康的开始!在没有进食时,身体首先会消耗糖原。当糖原消耗尽后,身体就会产生饥饿感,并迅速将这种感觉传递到大脑,诱惑你进食。若你此时不进食,身体为了自我保护,将启动糖代谢程序,通过分解脂肪来提供能量”。因此,控制好晚餐的量,特别是少吃或不吃米饭、面食等碳水化合物,是正确的健康之道!
汪小波,四川省夹江中学退休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曾任多届夹江县政协常委、夹江中学教科室主任。曾获乐山市优秀人才、乐山市优秀教师、夹江县首届名教师等称号。发表论文论著80多篇(部),有多个教育科研课题获省市成果。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