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说 ) 子孝与妻贤
小陈大学毕业后,被招工进了某家国企工作。
小陈发现这么个现象,有些老员工,虽己结了婚,有了妻子和儿子,但时常忧心忡忡,烦恼重重。小陈不知道这些老员工,为啥忧,为啥烦,也没问这些老员工,可是小陈也发现,有些老员同样结了婚,有了老婆和孩子,却恰恰相反,无忧无烦,快乐似神仙。
小陈决定抽个时间,到这些己结婚,有了老婆和小孩,无忧无烦,快乐似神仙的老职工家里,一探究竟,找出这些己结婚,有了老婆和孩子,快乐似神仙的原因。这么想,小陈便决定下午去老职工老李家,拜访老职工老李。夜幕降临之时,小陈洗完澡,穿上干净整洁的衣裤。
随后,小陈便拿起手机,拨打了老李的手机号码。不一会儿,手机便接通了。小陈便对老李问道:“李师傅,你下午有空,在家吗?”李师傅说:“有空在家啊!有什么事吗?”小陈说:“也没啥事,想找您聊聊。”老李听后说:“原来是这样啊!欢迎您的到来。”小陈说:“谢谢了。”
老李说:“不用客气。”小陈听后,便挂了手机。于是小陈便提着装着几斤橙子的塑料袋。花了几十分钟的时间,便步行,来到老李家里的楼下,便坐着电梯,上到了老李家门口,敲了敲门,这时门开了,老李出现在自己的眼前,随后老李笑容满面地把小陈迎进了屋,并端茶递水。
这时,小陈环顾了一周老李的屋,发现老李的屋,原来是三室一厅的套房。小陈发现客厅的墙壁上贴满了老李的儿子,在学校获得的奖状。而老李的儿子正坐在里面一间房里书桌前,努力地复习功课。小陈对老李说:“李师傅,你的儿子读几年级了,读书这么用功,成绩这么优秀。”
老李听到小李提到自己的儿子,便充满骄傲和自毫地说:“我的儿子,今年读高一,对我和他妈,很是孝顺,读书从不让我们做父母的操心,在学校自觉地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放学回到家,自觉地努力地按时完成作业,成绩在班上名例前茅,年年获得学校颁发的奖状,我对儿子的前途,从不担忧。
小陈听老李说完后,从而想起这么句谚语:父不忧心因子孝。这时,响起了阵敲门声,老李开了门,对小陈说:"你师母下班回来了。”小陈听后,喊了声:“师母好!”师母看了眼小陈,微笑地点点头。随后老李便为小陈和师母互相作了介绍。师母盛情地邀请小陈说:“小陈留下来吃顿饭,好好地陪你师傅喝两杯。”
老陈听后,也盛情邀请小陈说:“小陈,就在我家吃顿便饭,好好地陪我喝两杯。”小陈婉言谢绝道:"师傅师母,不用麻烦了,谢谢了。”这时,老陈夫妻顿时生气了,异口同声地说:“你不肯留在我家吃饭,那你就把你买的橙子立马带走。”小陈听后,笑着说:“那好!恭敬不如从命。”
老李夫妻听后说:"这就对了。”说完,师母便钻进厨房,洗菜切菜,煮饭炒菜。小陈又和老李谈起师母,老李充满骄傲和自豪地说:“找了个贤妻,因为其他人的妻子,都嫌自己老公,无权无钱,过的是穷日子,而我的妻子,从不嫌弃我无权无钱,死心踏地地跟着我过穷日子。”
老李说到这里,顿了顿说:“正因为我妻贤,所以我没有烦恼,能轻松愉快地上班,挣钱养家糊口,也正因为我妻贤,才为我培养出孝顺的儿子。小陈听后,又想起了另一句谚语:家无烦恼为妻贤。这时,小陈决定找个贤惠的女子为妻,让贤妻为自己培养出个孝子,这样自己才无烦无忧。
作者简介:彭国华,是广西北海人,在广东遂溪火车站工作,本人酷爱文学创作,曾在南宁铁道报,小小说大世界杂志,发表散文,小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