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夏夜赏月
作者:陈训金 主播:梅子
夜来窗外柳风柔,
又见楼前月似钩。
梦里飞萤星作画,
人间最恋是乡愁。
作品赏析
此文首句“夜来窗外柳风柔”以触觉切入,“柳风柔”三字暗藏三重意象:“柳”自带江南地域符号,暗合乡愁底色;“风柔”以通感写夏夜微凉,与“夏夜”暑气形成温差;“窗外”限定视角,似将人间烟火隔于帘幕之外,为乡愁预留空间。次句“又见楼前月似钩”以“又见”破题,暗示望月行为的重复性,“月似钩”取象新月,既应和夏夜初临的时节,又以弯钩形态隐喻心绪的牵挂感,与“柳”的缠绵意象形成呼应。
三句“梦里飞萤星作画”突转时空,从现实夜景跌入梦境幻境。“飞萤”是夏夜典型物象,以动态打破前两句的静谧;“星作画”将自然之光赋予艺术属性,星子闪烁如笔墨勾勒,既暗合“赏月”题旨,又以浪漫想象消解现实的滞重。此处“梦”与“星”的虚实交织,恰似乡愁的双重维度——既根植于现实乡思,又在想象中得以诗意重构。末句“人间最恋是乡愁”收束全篇,“最恋”二字将前句的幻境拉回现实,以直抒胸臆之笔点破主旨,“人间”一词拓宽情感格局,使个人乡愁升华为普世性的情感共鸣。
全诗以“观察—追忆—想象—顿悟”为脉络,形成四层情感涟漪。首联“柳风”“月钩”是当下实景,以“夜来”“又见”构建时间纵深感,暗含“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时空慨叹;颔联“梦里飞萤”转向记忆场域,飞萤流光是童年夏夜的集体记忆,与“星作画”的成人视角形成年龄对照,暗示乡愁本质是对逝去时光的追怀;尾联“最恋乡愁”则完成从具象景物到抽象情感的跃升,“是”字判断句斩钉截铁,却在“最恋”的程度副词中透出无奈——乡愁既是心之所系,亦是身之羁绊。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月似钩”与“星作画”的意象呼应:月牙如钩,本是自然物象,却在梦中被星子“画”成符号,形成“现实物象—梦境重构—情感投射”的闭环。这种艺术处理使乡愁不再是空洞的抒情,而是附着于具体可感的夏夜图景,如同星子将月光融入漫天星海的“画中”一般,将抽象情感凝为具象诗行。
在传统乡愁诗中,“月”“柳”“萤”皆为常见意象,但此诗的独特性在于将古典符号植入现代语境:“楼前”暗示都市栖居,与“柳风”的自然意象形成张力;“梦里飞萤”既是对田园记忆的打捞,亦暗含对现代文明中自然缺失的怅惘。这种书写暗合当代人“在城市中怀乡”的生存困境——当“乡愁”不再是“古道西风瘦马”的物理距离,而成为“楼前月钩”的心理隔阂时,“星作画”的梦境便成为灵魂暂居的精神故乡。
这首七绝以“夏夜赏月”为引,实则借月光照出现代人的精神地图:柳风是故乡的余温,月钩是现实的羁绊,飞萤是记忆的微光,而乡愁则是贯穿生命始终的精神意愿。在乙巳夏夜的时空坐标里,诗人以诗为舟,在现实与梦境的两岸间,打捞着永不褪色的情感故事。
有感作者情怀, 也和一首,贻笑大方。
月如钩
暑夜云收玉魄浮,清辉又映小帘钩。
念哉故里棠梨影,一枕乡思逐月流。
作者简介
陈训金,号弄墨居人, 男, 1958年10月生于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范柏树下村(祖籍蕲春县赤东镇上陈隆村),中共党员,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任湖北省黄冈地区行署办秘书科长、黄冈地区体改委副主任、黄冈市文化局副局长,黄冈市司法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冈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年少时因家庭贫困,曾为学业和生计扶过犁、拖过车,深感手中的书本和饭碗异常沉重,血管里流的是农夫的血液,遗传着坚韧不拔的基因,从小认准勤奋向善乃人之修身立德之本,至今初衷不改!
全国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湖北省文联第九届、第十届委员,黄冈市政协第五届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名城(之乡)联谊会理事、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硬笔书法联谊会副主席、黄冈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从小喜爱舞文弄墨,常年笔耕不辍。书法以行隶见长,文学擅长散文诗歌。书法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展赛中摘金夺银、勒石刻碑,1989年、2015年应邀分别到日本多地和美国多所大学孔子学院进行书法交流。在各类报刊上发表诗歌、歌词和散文数百余首(篇),其散文《难忘一九七七》荣获第五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18年全国散文年会二等奖并忝列年度排行榜第14名。与戚建波、平远、郭晓天、方石、刘翔、智树春、胡耀武、朱才勇、张勇、杨军、丁永钢等著名作曲家和音乐人合作创作的《砺剑大洋—中国海军“黄冈舰”舰歌》《遗爱湖》《嫂娘》《召唤》《妈妈的味道》《英山云雾茶歌》《跨越雷池》《中国有个浠水县》《女儿已长大》《春满赤龙湖》《盼君来》《感谢你》《你是一座山》《罗田美在我心田》等歌曲在全国颇有影响,广为传唱。
主播简介
梅子,本名于敏华,六零后,毕业于河北藁城第一中学。遗風文学社社员。业余爱好喜欢朗诵和读书,用声音传递温暖,感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