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结拜外婆
作者:饶晓辉
“妈妈的妈妈叫外婆。”这是我们打小在儿歌里学来并知晓的一件事。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被我们称呼为外婆的人,那就是妈妈的妈妈。但在我的生命里,却有两个外婆,其中一就是我母亲结拜的妈妈。因为母亲称她为妈妈,她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我的外婆。
我的母亲祖籍四川仁寿,幼年随同在东乡工作的父母,一直生活在东乡。后来因为工作关系的调动,外公一家去了省城南昌。但母亲因为嫁给了父亲,便留在东乡生活。巧的是,在我乡下老家竹林塘村,那时有一对从城里“下放”来的夫妻,祖籍是四川资中人。也许是因为他乡遇老乡的原因,母亲和这对“下放”来的夫妻特别投缘,加之女方与我外婆的年龄相仿,母亲便结拜认她做了干妈,这样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唤她为外婆了。
我的结拜外婆大名叫欧阳侠如。人如其名,说话心直口快,做事干练利落,为人热心有加,好一副侠骨仁心。其一家自1968年来到我们村里生活,无论是与左邻右舍还是村里的所有乡亲们相处,都留下了极好的口碑,特别是对我们家更是照顾有加。那时候,母亲因为是刚从城里回农村生活,可以说对农事一窍不通,加之父亲在邻乡工作的特殊性。欧阳外婆便经常上我家帮这帮那,并手把手地教会我母亲一些生产生活上的技能,成了我们家最有力的好帮手。每每看到这些温馨感人的场景,村里人都说我母亲福气好,有这样一位不是亲的却胜似亲的好妈妈。直到1973年,欧阳外婆一家享受到了回城的政策,被安排进了原东乡县林业局木材公司上班。尽管外婆一家离开我们农村老家进了城,但我们两家的关系依旧相好如初。逢年过节,或家有喜事,都会上门送去问候和祝福。
由于我的亲外公外婆一家人工作生活在省城南昌,受限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每年也只是偶尔会去趟南昌看看。但我和结拜外婆欧阳一家,由于同在东乡,虽然说没有血缘关系,然而却相处得绝不亚于亲外婆。我印象中最深的是我少年时代在邻县进贤求学的那段时光,每逢节假日从进贤坐火车回东乡时,都是晚间时分,而每次下了火车我都会去欧阳外婆家住。(木材公司宿舍就在当时的东乡老火站附近)只要我的到来,外婆都会给我做上一顿丰盛可口的晚餐,次日一早又或做或买好早餐,待我吃好后,再送我去班车站为我买好回乡下老家的班车票,真可谓舔犊情深。
一晃,这些事就过去了几十年,欧阳外婆也“走”了整整十八年了。每每想起这些温馨感动的情景,慈祥善良的欧阳外婆,总会在我脑海里闪现,久久难以隐去。愿天堂里的欧阳外婆安息,我会永远记住您,永远,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