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的“军绿”池朝兴
2025年7月4日,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棠下涌的水面泛着清泠泠的光。当城市还在缓缓苏醒,一道身影已坚定地出现在河岸。他,是退役军人覃兆福,正躬身响应广州市和天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号召,投入一场“共筑清水梦”的全民治水行动。
褪下了军装,却未曾褪去军人的本色;离开了岗位,亦不曾卸下心中的担当。覃兆福,这位优秀的退役军人,以每日清晨的准时抵达,回应着河涌的无声呼唤。他用行动,一笔一划地书写着“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志”的铮铮誓言。那身影,是河岸线上最早亮起的一抹动人的“军绿”。
与他并肩的,是水务局水上保洁所的魏海刚。两人默契无言,手中的打捞工具便是他们的“武器”。他们沿着蜿蜒的河岸,步履沉稳而专注。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藏匿污垢的角落:漂浮在水面、随波逐流的白色塑料袋,搁浅在石缝间的枯枝败叶,散落在岸坡草丛里的零星杂物……每一处微小的不和谐,都在他们耐心的搜寻和有力的打捞下被清除。他们不仅是河道的清洁工,更是环境的巡查兵,目光所及,是让这一湾水重现清澈的执着信念。
汗水,悄然浸湿了覃兆福的衣衫。弯腰、探身、挥臂,重复的动作带着军人的利落与韧性。河畔的清晨带着凉意,他却因专注的劳作而蒸腾着热气。“为改善棠下涌的水环境,再苦再累也值得。”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像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透着磐石般的坚定。这并非豪言壮语,而是发自肺腑的责任感,是军人烙印在骨血里的奉献情怀。
这抹清晨河畔的“军绿”,其意义远不止于清理了多少垃圾。它像一面无声的旗帜,一种无形的感召。覃兆福专注的身影,他挥汗如雨的坚持,他话语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值得”,悄然触动着岸边经过的居民。那抹鲜亮的绿色,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映衬下,格外醒目,它不再仅仅是一个人的色彩,更化作了一种力量,唤醒着人们心中对碧水清流的共同向往,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到守护母亲河的行列。
覃兆福,这位河涌的“老兵”,用最朴实的行动,在平凡的治水岗位上,再次擦亮了军人的勋章。他在棠下涌畔的躬身力行,是“退伍不褪色”最生动的注脚,亦是退役军人在社会建设浪潮中,那永不熄灭的先锋光芒。这一抹“军绿”,是清澈河水的守望者,更是时代精神长河里,一道温暖而坚韧的风景。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