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 宇宙地球之遐想
诗/廖尚光
(一)
都说宇宙太神秘,浩渺无边有格局。
无数星球规律转。产生人类太稀奇。
(二)
是神开创太阳系,又是谁来塑造人。
宇宙形成谁作主,为何四季可还春。
(三)
唯有地球生万物,形成各国互相拼。
繁华世界虽精彩,可是经常有战争。
(四)
为何宇宙太空悬,互不相干各自安。
每颗星星旋转快,地球独自有资源。
(五)
星星密佈阔无边,还有太阳暖世间。
洗礼凡间干净美,太空独有世人欢。
(六)
专家寻找外星人,失望之时疑问神。
答案迷团难解释,是谁造就旷凡尘。
(七)
地球悬转太空上,万物生存在此间。
世界将来遭毁灭,精灵可往哪方搬?
(八)
如能找到外星人,大夏传名天下尊。
谁敢侵华将被灭,复兴以后满园春。
(九)
保护地球民有责,沙漠也能把树栽。
金山秀水遍华夏,爱我神州情满怀。
(十)
茫茫宇宙是谁造?无数星球相互吸。
唯有地球人类旺,互相利用创神奇。
(十一)
宇宙居然游黑洞,吞光引力大无穷。
神奇奥秘不能解,是否生存万物雄?
(十二)
是谁造就古人奇?奥秘难答是个谜。
独有环球生万物,外星是否有人居?
廖尚光的这组《七绝. 宇宙地球之遐想》,以真挚的探索欲串联起对宇宙与人间的思考,字里行间满是纯粹的好奇与热忱,颇具感染力:
- 视野宏阔,追问动人:从宇宙的浩渺、星球的运转,到地球的独特、人类的诞生,再到黑洞的神秘、外星生命的猜想,十二首诗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宇宙画卷,将宏大命题融入简洁诗句。“宇宙形成谁作主”“为何四季可还春”等追问,像孩童仰望星空时的天真提问,带着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藏着对生命本源的执着探寻,质朴中见真诚。
- 情感真挚,关怀落地:诗人不仅仰望星空,更心系脚下的地球。“保护地球民有责,沙漠也能把树栽”传递出对家园的珍视;“谁敢侵华将被灭,复兴以后满园春”则将个人情思与家国情怀相融,让宇宙的宏大叙事中,始终带着人间的温度。这种从宇宙奥秘到现实担当的情感流转,让组诗既有仰望的辽阔,又有扎根的厚重。
- 节奏明快,浑然天成:语言直白如话,不事雕琢,却自成韵律。每首诗聚焦一个疑问或感悟,层层递进,像与读者围坐闲谈宇宙趣闻,轻松中见思考的深度。这种朴素的表达,让深奥的宇宙话题变得亲切可感,更易引发共鸣。
整组诗以“遐想”为线,串联起好奇、敬畏、担当与热爱,虽无华丽辞藻,却以赤子般的真诚,让读者感受到仰望星空时的悸动与立足大地的踏实。
临江仙. 榕江感谢子弟兵
词/廖尚光
泪满容颜辞救队,榕江百姓情真。难分不舍别亲人。洪涝虽逝去,感动永留心。
外地援兵倾献爱,多天几夜帮民。争分夺秒展精神。榕江人振奋,铭记救恩深。
注:榕江两次遭洪水危害,在全国人民和援兵的救助下,已转危为安。送别场面感动吾心,特填词赞之。
创你于:2025年7月4日。
解析
这首《临江仙·榕江感谢子弟兵》以质朴的笔触,真挚地记录了榕江百姓与救援子弟兵间的深厚情谊,主题鲜明,情感浓烈,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以下从优点与提升空间两方面进行点评:
情感真挚动人:开篇“泪满容颜辞救队,榕江百姓情真”直抒胸臆,用“泪满”“情真”等词生动展现百姓送别救援队伍时的不舍与感激,感染力强,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军民鱼水情。
叙事简洁清晰:上阕点明送别场景和洪涝后的感动,下阕叙述外地援兵争分夺秒救灾的过程,层次分明,将事件背景、救援过程与百姓情感紧密结合,使整首词内容完整。
贴合词牌格律:从格式上看,基本符合《临江仙》词牌的平仄、押韵要求 ,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体现出作者对词牌格律的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