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宏
我的家乡漕渠现在隶属于西安浐灞国际港,浐灞大道及秦汉大道横亘东西,港务大道及纺渭路纵贯南北,还有其它几条宽敞而纵横交错的几条支线,它们共同把我现在的家乡分成了大秦帝国时的那种“井田”的模样,每一个小板块似乎都是一个产业单元。从北边的汽车配件市场、国际贸易区、新材料中心、陆港创业基地、长虹置业、保税区、红酒贸易区、国港火车站、爱菊粮油、西港花园等,到西边现代化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场馆,再到中间的京东国际、迈科国际、华南城、灯具城、华夏文旅、广运潭世园会公园、浐灞半岛社区、浐灞两岸各社区、雁鸣湖周边各社区及世界各国住西安使馆区等,无一不彰显着我家乡各种产业的密集与大气磅礴。当我放飞的小型无人机在“浐灞渭柳树飞雪”的浐灞国际港上空盘旋之时,从眼前的手机画面上就可看到,那孕育了百万年前蓝田猿人、八千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六千多年前半坡先民及因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迁而闻名遐迩的白鹿原的悠悠浐灞渭三水,在“西安锦江国际大饭店”后面的后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面。这湖面波光潋滟,促使浐灞渭相继携手后,头也不回的积极参与大会师,然后共同奔向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河——黄河而去。这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千年古都山水大画卷:沿河两旁,绿荫掩映中,一栋栋崭新的高楼商量过似的,齐刷刷的拔地而起;还有那位于两千多年前大汉漕渠边上的丝绸之路起点上,中欧班列横空出世,沿着新修的现代化铁路延伸出去,通向了欧洲荷兰的鹿特丹;跨越浐灞渭的数不清的桥梁,飞架在三水上。东三环的彩虹桥、灞河入渭口处的灞渭桥、跨域渭河的新彩虹桥等,真应了唐代杜牧在《阿旁宫赋》中的那些经典名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有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真是"古桥石路半倾欹,柳色青青近扫眉。浅水平沙深客恨,轻盈飞絮欲题诗"。这里一步一景,景景动人心弦,看到它们,满满的都是诗意。
清晨,当我们漫步在灞渭三角州上的浐灞渭任何一个河边的河畔,微风习习,柳条拂面,薄雾更如轻纱般笼罩着各条河面。只要我们沿着河岸缓缓前行,湿润的空气就会裹挟着家乡泥土与青草的芬芳,飘过来,沁人心脾。河水静静地流淌着,泛起了一圈已圈的涟漪,一些柳条似乎煽情地亲昵着水面,偶尔有几只白鹭从水面上掠过,优雅的身姿为这幅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岸边的垂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细长的枝条继续垂入水中,像是在与河水进行私密的约会。
晌午时分,阳光洒在浐灞渭的河面上,波光粼粼,闪耀着碎银一般的光芒。驻足望去,远处的建筑与近处的自然景观相互交融,展现出了我们家乡独特的城市韵味。而此时的浐灞渭三角洲上,似乎又陆续的热闹了起来,游客们或悠闲散步,或坐在长椅上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孩童们欢快地奔跑嬉戏,大一点的已经骑着单车,一溜风似的奔向了学校,他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河畔。而那些为了生活而努力拼搏的奋斗者,他们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似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是一个团结、拼搏、积极向上、飞速进步的伟大时代,也是一个“执事者各执其事,有条不紊”的时代,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傍晚,夕阳西下,西天整个都被染成了绚丽的色彩,橙红、金黄、或绛紫色交织在一起,倒映在各条河水中,如梦幻一般。 ——暮色渐浓,浐灞渭三角洲上的灯光次第亮了起来,与天空的余晖相互陪衬着,辉映着,浐灞渭三角洲又换上了一件璀璨的华服。
走进浐灞渭三角洲,我们不仅是走进了一处道法自然的美景,更走进了一片人们心灵栖息的静谧之地。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妙,也体会到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美景就像一首无声的格律诗,一幅沁人心脾的立体画面,让人乐不思蜀,流连忘返,沉醉其中,也让我们对这片家乡的土地,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与热爱 。 ——欣赏这美丽的家乡景色,我不禁由衷的就会朗诵起古人的诗句。是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杜甫《游山西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臧克家《老黄牛》)。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亿万愚公齐破立,五洲权霸共沉沦。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八十抒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