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礼谒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作者:平凡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赋
燕赵故地,慷慨犹鸣。松涛呜咽,翠柏围屏。仰见丰碑拔地,势接苍冥;环视群雕列阵,气贯长虹。肃穆门墙,默守千秋肝胆;巍峨堂殿,深藏百战峥嵘。霜雪虽侵阶石冷,精魂长伴日星明。
忆昔烽烟蔽野,血雨弥空。平津雪夜,铁流暗涌衔枚疾;正太关山,号角裂云破敌锋。地道隐雷霆,神兵每自九渊起;雁翎穿苇荡,寒刃忽从霜浪生。硝烟蔽星辰,壮士一去无归影;血染征衣赤,幽燕草木几度红?于是苍生醒,战帜扬。忠骨化尘,终换得山河重整;杜鹃啼处,已催开春满域中。
今者陵园静穆,岁月澄宁。苍松擎翠,永护英灵之魄;石阙流辉,长镌不朽之名。白鸽时掠碑铭,恍闻号令;春花遍缀丘茔,如见笑容。仰观浩气凌霄汉,俯听长风颂赤诚。忠魂淬火耀汗青,丰功熔铸新乾坤。
壮哉!血沃幽燕春草劲,魂归华夏曙色新。万世功勋,已同江河行大地;千秋浩气,更化星辰耀汗青。魂兮归来,犹瞰河山增胜概;英风常在,长随日月护苍生。太行月冷,长照忠魄耿耿影;滹沱波涌,永和浩歌代代声。
---
岁在乙巳仲夏,谨以赤诚恭撰此文。
青山不语祭忠魂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苍翠的松柏像忠诚的卫士,整齐地排列在陵园的小径两旁,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踏入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雄伟的烈士纪念碑。它巍峨耸立,直指苍穹,碑身镌刻的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着对烈士们的敬仰与追思。指尖轻轻抚过冰凉的碑面,恍惚间,时光的大门被悄然推开。我仿佛看到,无数英烈们穿着戎装,目光坚定,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他们将青春和热血化作守护家国的力量,用生命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一座座墓碑静默地伫立在青草绿树间。每一座墓碑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中,有的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为了理想告别亲人;有的是身经百战的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他们或许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但却为了共同的信仰,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最灿烂的时刻。墓碑上的名字,有的清晰可见,有的已被岁月侵蚀得模糊,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镌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永不磨灭。
陵园的一角,盛开着一簇簇鲜艳的花朵,红的像火,白的似雪,它们静静绽放,为肃穆的陵园增添了一抹生机。这些花朵,就像烈士们的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永不凋零。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忙碌,蝴蝶翩翩起舞,仿佛在为烈士们献上一场优美的舞蹈。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与远处传来的鸟鸣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首轻柔的安魂曲,抚慰着烈士们的英魂。
在陵园的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件件珍贵的遗物,一幅幅泛黄的照片,它们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一把锈迹斑斑的步枪,记录着战场上的枪林弹雨;一封封充满温情的家书,展现了战士们对亲人的牵挂与思念。透过这些展品,我仿佛看到了烈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陵园的每一个角落,为整个陵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缓缓走出陵园,回头望去,烈士纪念碑在夕阳的映照下更加庄严肃穆。那些沉睡在这里的英烈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在这宁静的陵园里,我默默许下誓言,要继承烈士们的遗志,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丰碑下的山河长歌
晨光初露时,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宛如一本厚重的历史长卷,在石家庄的大地上徐徐展开。苍松翠柏似凝固的绿色浪潮,沿着甬道向天际延伸,将喧嚣隔绝在外,只留风声掠过树梢的低吟,像极了岁月深处传来的战歌余韵。
抬眼望去,烈士纪念碑刺破云层,汉白玉的碑身镌刻着鎏金大字,在朝阳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指尖抚过“为国牺牲永垂不朽”的刻痕,冰凉的触感里仿佛藏着当年的硝烟与热血。恍惚间,耳畔似有千军万马的呐喊奔涌而来——那是狼牙山五壮士纵身一跃时震彻山谷的回响,是百团大战中枪炮齐鸣的怒吼,是无数无名战士用胸膛筑起血肉长城的铿锵誓言。
穿过纪念碑广场,小径两旁的墓碑如同列队的士兵,静默而庄严。每一方石碑都是凝固的生命诗行: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墓前,总有人献上沾着晨露的野花,纪念这位远渡重洋的医者;柯棣华大夫的墓碑上,岁月斑驳的刻字依然清晰,诉说着印度友人将生命献给中国抗战的赤诚;而那些无名烈士的墓碑,仅用“革命烈士之墓”六个字概括一生,却让每一个驻足者都感受到信仰的重量。青苔在石碑缝隙间悄然生长,像是时光为英雄们披上的绒毯,温柔而坚韧。
陵园深处的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玻璃展柜里陈列着泛黄的医疗器械、褪色的书信和磨损的勋章。白求恩的手术器械箱上,斑驳的划痕记录着战火中的救死扶伤;柯棣华的日记本里,工整的中文字迹流淌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墙上的老照片里,战士们年轻的面庞带着无畏的笑容,他们或许未曾想到,自己用生命守护的山河,如今已繁花似锦。
暮色渐浓时,归鸟掠过纪念碑顶,衔走最后一缕霞光。晚风拂过满园松柏,掀起一阵此起彼伏的沙沙声,恍若万千英灵在低语。站在这片浸透鲜血的土地上,我忽然懂得,那些沉睡于此的英雄从未远去——他们化作了太行山脉的脊梁,融入了滹沱河畔的晨雾,更凝结成每个中国人血脉中生生不息的精神图腾。夜色中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既是安放忠魂的净土,更是一座永不熄灭的精神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漫漫征途。
礼谒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记:
追寻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
盛夏清晨,我来到位于石家庄中山西路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穿过镌刻着金色"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字样的汉白玉牌坊,扑面而来的是松柏交织的清香,苍翠的树冠层层叠叠,仿佛将尘世的喧嚣隔绝在外。
沿着宽阔的花岗岩主甬道前行,巍然矗立的烈士纪念碑首先映入眼帘。这座通高24.1米的建筑由花岗岩筑成,碑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主席手书的"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碑座四周环绕着四组大型浮雕,生动再现了"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子弟兵母亲"戎冠秀拥军支前等感人场景,指尖抚过凹凸不平的纹路,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纪念碑两侧,是白求恩墓与柯棣华墓。两座墓冢呈对称分布,白色大理石墓碑上,分别用中英文镌刻着两位国际主义战士的生平。白求恩墓前摆放着新鲜的百合与雏菊,柯棣华大夫的墓碑前,有人献上了一支红玫瑰。不远处的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内,陈列着白求恩使用过的"卢沟桥"药驮子、柯棣华的医疗器械,泛黄的工作日志里,工整的汉字记录着他们在战火中救死扶伤的日日夜夜。
循着蜿蜒的石板路深入陵园,安葬着马本斋、周建屏等著名英烈的纪念亭依次排列。在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的墓前,石桌上摆放着沧州老乡带来的黄骅冬枣与渤海湾的海盐,寄托着家乡人民的思念。无名烈士墓区的石碑整齐划一,千余座墓碑组成肃穆的方阵,每座碑前都插着一面小国旗,微风吹过,红色的旗帜轻轻摇曳,仿佛无数英魂在无声诉说。
最令人震撼的是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馆内运用声光电技术,复原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经典战役场景。在"解放石家庄"的沙盘模型前,闪烁的红色光点模拟着当年的炮火,配合讲解员的讲述,仿佛穿越回1947年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展柜中陈列的烈士遗物——带弹孔的军帽、血迹斑斑的家书、磨损的冲锋号,无不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暮色渐浓时,我站在陵园高处回望,纪念碑在夕阳下镀上一层金色,满园松柏沙沙作响,像是英烈们的低语。这座占地21万平方米的陵园,不仅是安息忠魂的净土,更是一座承载着革命精神的立体史书。当我走出大门时,门口的电子屏正播放着少年儿童前来祭扫的画面,红领巾与鲜花相映成辉,那一刻,我深深懂得:英雄的精神,正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焕发着永恒的光彩。
礼谒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燕赵悲歌浩气留,陵园肃穆映高秋。
英雄碧血滋桑梓,烈士英魂护九州。
翠柏含情垂敬意,苍松带泪诉恩酬。
丰碑永立传青史,不朽精神万古讴。
再瞻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华北陵园凝浩气,葱茏翠柏绕亭寮。
昔时将士抛头勇,今日山河绽彩娇。
花海祭思情切切,碑林缅忆意迢迢。
功勋伟绩昭天地,敬仰长存世代标。
礼谒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碑耸入云霄,英魂此地遥。
枪林曾奋战,弹雨亦坚骁。
浩气存天地,丹心映日昭。
陵园常肃立,敬意永如潮。
再瞻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松柏映陵沿,丰碑载俊贤。
捐躯平寇乱,洒血沃河田。
浩气千秋绕,忠魂万古传。
低徊思壮烈,垂泪忆英年。
礼谒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在时光的长河畔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静静矗立
如一部沉默而厚重的史书
写满英雄的传奇
每一寸土地
都被英烈的热血滋养
那墓碑似林立的剑
指向曾经黑暗的天际
风,轻轻诉说着往昔
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他们挺身而出,无畏无惧
用生命筑起坚固的壁垒
那些年轻的面容
在岁月中永不褪色
他们的目光,坚定而炽热
为了信仰,为了家国的黎明
松柏,四季常青
守望着这片神圣的土地
仿佛在向世人宣告
英雄的精神,永不凋零
我们徘徊其间,心怀敬畏
抚摸着历史的沧桑纹理
英烈的故事,如璀璨星辰
照亮我们前行的漫漫路
在这片陵园里
时间仿佛凝固
但英雄的力量,如奔腾江河
永不停息,流淌在中华儿女的心间
水龙吟·礼谒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太行云黯英魂聚,碑耸苍松凝雾。当年烽火,捐躯喋血,山河曾护。剑胆冲霄,铁衣披雨,死生何惧。念金戈驰骤,沙场鏖战,抛颅处,忠魂铸。
漫步陵园凝伫。想英雄、梦萦今古。丰碑永矗,精神长励,后来之路。盛世繁华,皆因前烈,奋身倾付。看新程阔步,承其遗志,把辉煌谱。
满江红·悼华北军区烈士
翠柏含悲,陵园肃、英灵永诀。曾记否、鼓鼙声里,壮怀如铁。跃马横刀驱敌寇,舍生忘死心如月。叹山河、浴血换清平,功勋烈。
思往岁,硝烟灭。瞻故地,情难绝。仰丰碑矗立,浩歌悲切。壮志未酬身遽去,精神不朽心犹热。望今朝、吾辈继前行,朝天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