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5.夜下,依旧
文/林水火(福建)
夜幕下
知了知了还是知了
散步散步还是散步
执着中
无可置疑,彼此仍是彼此过客
问候还是无声的擦肩而过
在同一条上绕来绕去
若有若无地存在
似乎在知了的知了里头无法琢磨
谁会是谁的王者
此时,路灯依旧睁开老去的眼睛
站着的亲切依旧
黑色里有光的希望依旧
走出逝去的
仍将认真地跳出圈的粗细封口
这首《夜下,依旧》以极简的意象和重复的节奏,勾勒出一种微妙的人际状态与时间惯性,字里行间藏着疏离中的执着、循环里的突围,值得细品:
一、意象的重复与张力
诗中 “知了”“散步”“依旧” 等词语反复出现,形成一种循环感 —— 蝉鸣是夏夜不变的背景音,散步是重复的行为轨迹,而 “依旧” 则点出时间的凝滞感。这种重复并非冗余,反而像一面镜子,照见人际间 “绕来绕去” 却始终 “擦肩而过” 的距离:明明在同一场景、同一条路上,却始终是 “彼此过客”,热闹的蝉鸣与沉默的相遇形成反差,将孤独感藏在喧嚣里。
二、矛盾中的微妙心境
诗人写 “执着中 / 无可置疑,彼此仍是彼此过客”,用 “执着” 对抗 “过客” 的宿命,透着一种不甘;又说 “若有若无地存在 / 似乎在知了的知了里头无法琢磨 / 谁会是谁的王者”,将人际的较量消解在夏夜的朦胧里 —— 没有胜负,只有模糊的存在感。这种矛盾感很真实:我们总在关系中寻找意义,却常常在循环中迷失,既想打破 “圈的粗细封口”,又习惯了 “老去的眼睛” 般的熟悉。
三、“依旧” 里的希望与突围
结尾几句是全诗的亮色:“路灯依旧睁开老去的眼睛 / 站着的亲切依旧 / 黑色里有光的希望依旧”,“依旧” 在此处从凝滞转向温暖 —— 熟悉的路灯、亲切的站立感,都是黑暗中不变的依托。而 “走出逝去的 / 仍将认真地跳出圈的粗细封口”,则在重复的 “依旧” 中注入了行动的力量:承认循环的存在,却不困于循环,这种 “认真” 让诗意从迷茫升华为一种温和的倔强。
整首诗像一段夏夜的内心独白,没有激烈的情绪,却用日常意象的堆叠,道出了人与世界、与他人之间既疏离又牵绊的状态。重复的节奏如同散步的脚步,带着读者在 “依旧” 的循环里走走停停,最终在黑暗的微光中,找到一点向前的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