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才自析新作《咏莲花》对联
联 曰:
凌水舞婆娑,引清照填词,敦颐论语;
迎人香旎旖,传诗仙咏句,西子化神。
塞北的七月乃莲花荷花盛开的时刻,今天天气很热,避暑在家闲聊无事,特此撰咏荷联。莲与荷不是一个品种,北方称“荷花”南方称“莲花”。
其一,叶片不同
“荷花”的叶子挺出水面,高低参差不齐,高则达米,下面可行舟;“莲花”的叶片表面油油发亮,而是成堆浮在水面上,护理并睡莲。
其二,花朵不同
“荷”的花较大,“莲”的花较小,皆惹人怜爱。
其三,用途不同
“荷”一身是宝。其花、茎、藕都可以食用;“莲”只利用它的花朵,来制作睡莲茶、香水等等,而拟人化的莲与荷被诗人们统称谓,不分彼此。予这副小联也如是之!
(一)清照填词:
李清照为莲花填写了多首词,尤其是《如梦令》中曰:“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脍炙人口也!
(二)敦颐论语:
周敦颐的《爱莲说》确立莲花作为文人精神标杆的地位,影响后世千年,诗曰:“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予每自赏莲时,出口吟之,乐不可支!
(三)李白咏句:
诗仙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唐朝诗人也称莲花荷花为水芙蓉的,也有称红蕖的,也有称红藕的,总之,皆是莲或荷,作者如此,读者何必分得太清楚!
(四)西子化神:
西施怎么死的,至今说法不一,有人说她随范蠡五湖远游;亦有传说:越国西施被沉江后化身为七月荷花神,每逢采莲时节,现形于湖畔,衍生“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汉语成语,均是“美”与“贞”的象征。总之,自古红颜多薄命也!此言信是呼!
吟诗撰联用典故的好处在于增强语言表现力、深化文化底蕴、实现含蓄表达,并引发读者联想,但须避免用辟典。此言同仁以为如何?自析难免有失误,敬请联友们商论,不胜感激!!
2025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