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荔湾区侨联立足侨务资源优势,主动搭建交流平台,精心打造工作品牌,推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推动侨助“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以侨搭桥,才聚荔湾。2025年2月15日,“荔湾区新侨人才会客厅”挂牌仪式在西关棋院举行。该会客厅是专门为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侨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群体搭建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活动还举办了“融湾出海”分享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多位侨界代表分享了创新案例,展现新侨群体在创新创业领域的成就与经验。暨南大学EMBA班校友与学者、行业代表等围绕如何对企业“融湾出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风险评估并提供解决预案等话题进行交流。
近年来,荔湾区持续完善荔湾英才计划“1+N”政策体系,将人才服务阵地建设作为推动人才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在人才集聚区、历史文化景区、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空间等地方,充分整合产业园区、创业基地、党群服务等阵地资源,积极搭建完善“才聚荔湾”人才阵地体系,大力整合资源,进一步拓展人才工作触角,不断提高人才服务水平。
荔湾区侨联主动挖掘侨界资源,着力“侨胞之家”创新创建和提质增效,推进“资源整合、综合利用、共建共享”,打造具有侨特色的人才服务阵地。
2023年,荔湾区侨联在西关棋院挂牌成立“新侨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站暨西关棋院侨胞之家”。新侨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站暨西关棋院侨胞之家是荔湾区侨联创建的第一个新侨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站,集宣传展示、联谊交流、创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有利于持续拓展新侨人才合作交流,及时了解新侨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创新创业服务,进一步推动新侨人才为荔湾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12月20日,珠江钢琴创梦园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在“传承创新·薪火共聚”荔湾非遗集聚区第二批非遗项目进驻暨首届非遗作品拍卖会、海上丝绸之路文创作品联展开幕仪式现场上,荔湾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安建国和荔湾区侨联主席卜智群为珠江钢琴创梦园颁发“新侨创新创业人才实践基地”牌匾,激发新侨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创业动力,促进侨界创新创业人才交流、技术转化、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发展共赢。
珠江钢琴创梦园于2021年正式开园,荔湾区侨联等机构在园区内创建了中南地区侨胞之家,为侨胞提供了交流与服务的平台。目前已入驻珠江钢琴创梦园的企业中,不乏侨资侨属企业,部分企业拥有海归博士、硕士人才,园区有大量归侨侨眷、华侨华人、留学归国人员、港澳台同胞及眷属,新侨人才集聚,侨力资源丰富。
荔湾区侨联还指导了区内侨胞之家举办多场新侨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投、以赛促创;联合广东侨青联、广州市侨青会举办侨界菁英圆桌会议,开启广东侨青“以侨为桥 融湾出海”行动计划(荔湾站)首航,推动本土企业“走出去”。
2024年6月,荔湾非遗集聚区落户珠江钢琴创梦园,成为一个集生产、展示、体验、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保护发展空间,吸引了大量侨资企业和侨界人才的参与,为非遗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广州乃至全国的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鉴。
近年来,荔湾区侨联厚植“侨”优势,推动非遗创新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荔湾区将会成为全国侨界非遗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2024年5月19日,“品古韵·扬美德·传家风”非遗时尚秀、家庭服饰赛及颁奖仪式在锦纶会馆侨胞之家举办。荔湾区侨联兼职副主席王雪旅居美国,在2019年回国寻找设计创作灵感时与香云纱结缘。“春遇香云许终生。我愿意将自己的下半生投入发展和推广香云纱的事业中。”此后,王雪接手了“香云故里”品牌,助力香云纱焕发新时代光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锦纶会馆原是广州丝织行业股东公会,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旧广州纺织业(即锦纶行)的老板们聚会议事的场所,如今已成为香云纱染整技艺宣传、推广阵地,成为传播“非遗+”文化理念的阵地,通过“文化+时尚”“文化+产业”的模式,推动文化和经济交融互动。
为助力“百千万工程”赋新能,在广州市侨联指导下,荔湾区侨联于2024年3月22日举办“侨见美荔 同心筑梦——荔湾区侨商‘传非遗·增技艺·齐展翅’非遗工坊”活动,联手华林街道及侨企共建打造“非遗就业”新模式,由热心侨企为群众举办公益培训服务。该培训服务在荔湾区华林街道辖内开展,不仅为低收入群众提供公益培训,更是形成教培、就业、收益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实现扶贫就业、产业发展、非遗振兴的叠加效应,为促进荔湾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厚植土壤,为荔湾发展添新机注侨力,打造荔湾模式、华林特色侨品牌,让非遗传承走进“寻常百姓家”,真正实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荔湾区侨联还通过举办海丝文化暨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的教授学者及海内外文艺界、时尚界专家和大咖,通过“政、产、学、研、用”多角度多维度探讨海丝文化暨非遗技艺可持续发展之路;举办海外侨领侨商话发展座谈会、“侨界民营企业家纵横四海谈商机”访谈会、“侨聚荔湾,共赢未来——海内外侨商‘走进荔湾’创新创业考察交流活动”等30余场,接待40余个国家的侨领侨商共50余批次600余人次,走进荔湾考察发展新机遇。
2024年8月2日,“侨见美荔·助力百千万‘医’路有你——荔湾区人工智能大规模慢病筛查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荔湾区举行。荔湾区侨联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共同推动慢病筛查公益项目落地。该项目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多种疾病风险,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帮助居民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将通过该项目捐赠1万份慢病筛查检测服务,让居民对部分慢性疾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显著降低居民医疗费用和疾病负担,发挥侨界优势,为促进侨助“百千万工程”和当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助力。
近年来,荔湾持续深挖侨资源服务社会,着力改善城镇民生福祉,积极引导侨企和侨界爱心人士支持荔湾公益慈善事业,助力“百千万工程”。
荔湾区侨联常态化开展“进侨家、访侨情、暖侨心”系列活动,精准对接、动态更新困难归侨侨眷数据,落实各项助困帮扶工作。近年来筹款逾400万元,资助人数达1500人次。
2024年9月11日至13日,由荔湾区侨联、区人大科教文卫工委、区文广旅体局领导及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香港中小企业家代表组成的考察团一行10余人赴梅州市开展调研考察。在梅州市梅江区城北镇,荔湾区侨联、梅江区侨联、广东省侨联驻村工作队三方签署《乡村振兴战略帮扶协议》,在农产品采购、公益事业、商务考察、人才培训及引进等领域的发展注入侨动能,深化对口帮扶工作,推进侨助“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此外,荔湾区侨联广泛发动侨界人士参与到“绿美广东——荔湾·坡头侨心林”和“侨心同护绿·助力十五运”义务植树系列行动中。海内外侨界热心人士积极捐款捐树,共同栽下一片象征团结与希望的“侨心林”,在生态建设和绿美广东行动中展现担当作为,为绿美广东建设贡献“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