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下午,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现代作家研究会会长陈希,广东散文诗学会会长陈惠琼,广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广东散文诗学会理事张伟棠等一行10余人走进增城钟山书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活动,旨在为乡村振兴及“百千万工程”注入文学力量。
当日,作家们首先参观了钟山书院,对这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建筑表示赞叹。随后,在书院内举行的座谈会上,钟山书院执行院长钟叔军详细介绍了书院在开展留守儿童阅读活动、赋能乡村振兴以及推动“百千万工程”方面所做的工作。他提到,书院通过举办公益阅读、国学小课堂以及各类文化活动等,提升了当地村民的文化素养,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游客,为乡村旅游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钟山书院坐落于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最北部村庄——樟洞坑钟屋社。书院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书院自2024年7月挂牌成立以来,得到众多社会热心人士的支持,纷纷捐献各种设施物资。包括到近万册各类图书,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阅读书籍、汲取知识营养的场所,也为乡村孩子的健康成长注入有益的精神营养。同时,书院为孩子免费开设了国学小课堂学习班,传授优秀传统文化。开设钢琴班、功夫社团等,丰富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更起到为孩子正心培根的作用。此外,书院还搭建起一个文化交流平台,通过组织文化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去粗存精、以期打通文化经脉。”执行院长钟叔军如是说。
与会作家们围绕钟山书院的建设以及文化品牌打造积极建言献策。与会作家纷纷表示,钟山书院应充分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其与现代乡村发展需求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书院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乡村文化;开展文学创作比赛、邀请知名作家驻院创作等,以丰富书院的文化内涵,提升其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座谈会后,作家们还参观了增城革命老区展馆,深入了解了当地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他们表示,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源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一步加强保护和利用,通过文学作品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此次广东作家走进钟山书院的活动,不仅为当地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文学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搭建了新平台。钟山书院执行院长钟叔军表示,未来书院将在各方的支持下,继续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助力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
撰稿:林延军
摄影:吴远团
编辑:房小铃
校对:吴远团
林延军
审核:陈惠琼
转自:广东散文诗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