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文馨水静(江西)
饮尽那杯团圆酒
之后总有一场远行 默默
把脚窝伸进雪地
◇波吒简评:选择塑造了我们的人生。同样,作者在短短的三行诗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不辞辛劳,追求幸福的务工者形象,全诗可谓一气呵成。你看,刚匆忙回家与家人喝完团圆酒,又将踏上收获人生富有的征程。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人的幸福和未来。他们的身影在雪地中渐行渐远,但他们的心却始终与家人紧紧相连。
“把脚窝伸进雪地”,贴切地表达了人在前行中经历的磨难与挣扎。雪地是寒冷的,充满陷阱和凶险,也是我们前行道路上必须要面对的障碍。而将脚窝伸进雪地,则是以坚韧的意志和勇敢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每一步脚踏实地,都代表着在人生道路上留下的印记和成长。
透过诗句,仿佛看到,一个刚刚与家人挥手告别的身影。背着行囊,踏着厚厚的积雪,走向远方。它也是外出务工者生活的一个缩影,为了改变命运,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毅然决然地离开熟悉的家乡。他们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人生的道路,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未来。每一次离别都是不舍,但每一次出发都充满希望。
全诗以叙事的手法,描写了一个人离别与远行的复杂心情,用“团圆酒”象征相聚的欢乐时光,而“饮尽”则暗示着这种欢聚即将结束。
这首诗道出了现代人常见的生活状态:短暂的相聚后总是面临分离。可能是为了工作、学业或其他原因,人们不得不告别温暖的家园,踏上未知的旅程。读出了现代人面对离别的普遍心境:既有对温暖家的留恋,又有面对远方的勇气;既享受团聚的欢愉,又不得不接受分离的现实。这种复杂而真实的情感,正是这首诗打动人心的地方。
★刊:《华文微型诗选刊·微型诗精选》同题赏析(第9期))2019年2月22日。
山楂树下
文馨水静(江西)
那年花开 翻飞的长辫子
绾不住一叶誓言——
满枝头的心事 一到秋就酸
◇波吒简评:微诗以山楂树下为背景,唤起一段青春记忆,诗人用山楂树的生命周期隐喻了一段感情的始末。
花开的季节总是让人联想到青春与美好,而“那年”二字暗示着这是一段已经逝去的时光。“绾不住一叶誓言”将抽象的誓言具象化为树叶,体现了誓言的轻盈易逝,又暗示了其自然生长的特性。“满枝头的心事”巧妙地将内心情感外化为可见的山楂果实,心事如山楂般挂满枝头,等待时间的发酵。“一到秋就酸”,既写山楂果实的自然属性,又喻青春心事随着时间推移而泛起的酸楚。
那年花开时节,我和她总爱在那棵老山楂树下玩耍,她的长辫子在春风中甩来甩去,像两只欢快的蝴蝶。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我们站在那棵老山楂树下,许下了青涩的誓言。
那时的我们还不懂得,青春期的誓言就像树上的山楂花,美丽却脆弱。一到秋天,那些粉白的花朵就变成了红彤彤的果实,咬一口,酸得让人皱眉。就像我们当初的誓言,经不起现实的考验,最终只剩下酸涩的回忆。
“绾”字本意为盘绕、系结,这里用来形容少女试图用“长辫子”这个记忆深刻的映象符号,挽留住某个承诺或约定。誓言如落叶般轻盈飘忽,纵使费心挽留也难以抓住,暗示着青春时期美好诺言的脆弱与易逝。
通过全诗,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成长与蜕变。那些飞扬的青春、纯真的誓言、懵懂的心事,最终都会在时间的催化下,由甜变酸,完成从理想化到现实化的转变。但正是这种转变,让回忆显得更加真实而珍贵。
这首诗含蓄隐晦的写出了青春期美好诺言的脆弱与易逝。诗的结构和语言运用上颇具匠心,给人回味与咀嚼的余地,并充分利用了诗歌与语言的艺术。
◇波吒,本名田小波,山城重庆人,中国散文学会、诗歌学会、微型诗学会,重庆市作家协会、诗词学会、楹联学会、新诗学会会员。各类文章散见国内外三百余家报刊,时有作品获奖入集。参与编写、编辑二十余本书籍,主编《开州田氏族谱》计八十余万字。出有微型诗集《豌豆苞谷》,微诗合集《当代微诗八大家》《25位三行诗诗人作品集》(美国),散文集《笔耕犁痕》,著有长篇人物传记《月照丹青》(重庆《故人旧事》全文登载,入百度文库)。
文馨水静,本名邓文波,江西高安人,高级教师,鹰潭市作家协会会员,鹰潭市微诗协会会员。曾获鹰潭市微诗大赛一等奖,“鹰潭·中国微诗城”首届全国征文大赛“十佳微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