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文艺节目精彩演出 给老人最暖心服务 他们以特殊方式庆祝建党104周年
文/李志华. 高有才
新安县作家协会. 2025.7.1
7月1日上午,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庙头社区全民健康志愿服务团队驱车4公里,赴该镇敬老院,通过“文艺节目精彩演出、给老人最暖心的服务”,以独特的方式,庆祝建党104周年;与此同时,新安县电视台新安新闻栏目、全国著名网刊《京津冀.头条》等媒体特派记者给予现场采访报道;由于大家共同努力,从而使这一有意义的活动收到显著的社会效果。
庙头社区全民健康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于今年6月初,是新安县铁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管辖的一支群众性志愿服务团队。该志愿服务团队在6月的8—12日,组织以庙头社区为主的群众学习《红色家风故事》、赵宗瑞老师的《传统文化与身心健康》讲座后,大家心胸开阔,懂得了人生的价值就是在于奉献他人和社会,很快达成共识:要学以致用,举办一次关爱特殊老人的活动,并以这种方式,庆祝建党104周年。这一活动也得到了铁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大力支持。经过精心准备后,该团队管委会于6月29日下午,再次召开这一活动的最后一次筹备会,会上,管委会成员王新萍、韩永仁、邓海波、黄多芬、王红民就各自为这次活动分管的工作作了汇报,主任杨慧侠听了大家汇报后,她强调指出:“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以服务好特殊老人为重,做好外出活动安全工作,努力把这次活动办好,以特殊的方式,给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当日上午10时活动正式开始。这次活动由庙头社区全民健康志愿服务团队主任杨慧侠担任主持人。
活动第一项由铁门镇敬老院院长刘地伟讲话。刘院长在讲话中讲到:“今天是建党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庙头社区全民健康志愿服务团队来本院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体现出党对本院院民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为此,我谨代表全体院民对该志愿服务团队表示热烈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活动第二项是文艺节目精彩演出。首先是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的过程中,不仅台上演员们充满感恩之心颂唱,台下的院民们也一起唱了起来。大家从内心真正感受到了:“党的伟大!党最亲!”;接下来,文艺演出按照事先安排的顺序进行。有歌曲《爱的奉献》、诗词朗诵《沁园春.雪》、舞蹈《山丹丹花开红又红》、花蓝舞蹈《南泥湾》、扇子舞蹈《复兴中华》、戏剧朝阳沟选短《亲家母》、旱船表演;最后,舞蹈《欢聚一堂》把这次文艺节目精彩演出推向了高潮。与此同时,在每个节目表演后,台下观众都会给予热烈的掌声和喝彩!
活动第三项是由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和志愿服务团队爱心人士,共同给敬老院的老人免费发放由志愿服务团队给老人们买的优质点心和水果。接过点心和水果,老人们都给予感谢。其中,一位女性老人高兴地说;“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刚才看过精彩的文艺节目,现在又吃到可口香甜的水果,过一会我还能免费剪头发呢!这真得好好感谢伟大的党啊!”
活动第四项是由志愿服务团队里面的理发师邓二妮、韩永仁,按摩师邓海霞分别给老人理发、按摩。在理发、按摩过程中,理发师、按摩师们还亲切地和老人们家拉家常。问他们在这里生活得咋样?老人们都务实地说:“在这里生活得可好了!”初步统计一下,在近一个小时里,志愿服务的理发师、按摩师给老人理发20余人,按摩10余人。
活动第五项是由该镇敬老院院民翟现雷老人接受新安县电视台新安新闻栏目记者采访。这位被采访老人感动地说:“节目的演出、理发、按摩,使我们真正地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我们都非常开心快乐。”
活动第六项是志愿服务团队的爱心人士和敬老院的老人及其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这次活动的成功开展,对每个人来说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大家一致表示:回去后,要继续认真参加《红色家风故事》、赵宗老师的《传统文化与身心健康》电视讲座,学以致用,为急需帮助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实现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新安县的经济发展百姓幸福、为圆好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附件之一:本篇报道配音歌曲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附件之二:本篇报道的作者是李志华、高有才
李志华个人的简介
李志华,男,生于1964年11月11日,家居新安县南李村镇仙桃村,毕业于河北新闻与文学刊授学院新闻系,职业工人,中共党员,爱好新闻文学,是新安县作家协会的会员、新安县作家协会挹月文学研究会的副秘书长、河南省国学会家风建设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全国著名网刊《京津冀.头条》的特约撰稿人,全国著名《天赋文学社》的特约作家,全国著名网刊《木子存香文学微刊》的特约撰稿人。自1991年秋采写编稿件以来,个人作品多发表在县级以上媒体(主要发表报纸、电台、杂志)及全国著名网刊上,还曾在新安县计生委、新安县党史研究室征文中获过奖并被颁发荣誉证书。
高有才个人简介
高有才,男,1965年5月生,新安县人。在职教师,本科学历。自幼爱好文学,热爱生活,现为新安县作家协会会员,慕容诗社骨干会员。坚持为社会扬善赋能,描绘自己幸福人生。作品多发表在县级以上有关媒体上。有原创文学作品在《文学时代微刊》、《作家新时代》等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发表。被天赋文学社授予“优秀文学工匠”、“2022年度诗赛活动贡献奖”、“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德艺双馨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