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兵
路过日月山,致敬文成公主
那是贞观十五年
当长安的月光凝成盐白
你打点行囊,把半部唐史
缝进嫁衣。马蹄踏碎寒霜时
站在日月山回望长安
脚下停着一片唐蕃分界的云
你忍不住俯身拾起来
拭泪
经幡在垭口结绳记事
你诵读的佛经,奇妙地化作
湟水河的支流。传说中
还有一枚铜镜滑落在地
摔成两半,一半映着日头
一半映着月影
给驻足的山头
命名
风掠过山前的石碑
总捎来你当年遗落的琵琶声
——那弦上凝固的期盼
让日月山成为万峰之巅
你的一段婚姻,一千三百年后
仍然是民族的美谈
而今一支铁军踏着昨天的车辙
正扛着天路进藏
续写辉煌
关角山,这一百二十七条生命
1975年4月5日上午,隧道出口三十米长的边墙倒塌,引起拱架倒塌,一千六百立方米的岩石落了下来,将正在施工的一百二十七名指战员捂在了隧道内。
打通关角山,把天路扛进拉萨是奇迹
将一百二十七名指战员一个不差的抢救出来
零死亡,也是奇迹
——我到青藏铁路工地听到的
最惊心动魄的故事
就是这一幕
堵在洞子里的共产党员
让群众歇息,保存体能
自己用党性支撑意志和骨骼
石头和泥水,被挖掘的十指捏得出血
只为大家在石缝里寻求
生的希望
众志成城时
隧道里涌进了阳光和空气
这一百二十七条生命
情比昆仑重
过德令哈有感
1988年7月25日,青年诗人海子西行旅游,写下著名的诗句:“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来德令哈的路上
车在沙漠地段出了故障
进市区的时候,路灯都亮了
灯光叫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
金色之城
我比海子早到这里九年
没有留下苍凉的情诗
只留下筑路者深沉的记忆
柴达木盆地的温差大
任何西行者,不敢在这里
与开进青藏线的铁道兵比苦
那时的战士即便写情书
没有地址,只有信箱
当年还没听说德令哈有外星人遗址
也没有工夫去拜谒白公山
我们的人只知道拉萨等着通火车
所有的心思都在筑路架桥
现在很多人不理解当年那么拼命
身体的生理承受力已经超过了极限
还在义无反顾地给意志淬火加钢
其实,很多兵还是一颗露珠的年龄
还是曾经娇惯过的孩子
此时此刻却以一支军队
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形象
支撑起惊天动地的工程
像在长征路上“赶路”
从这里扛起青藏铁路朝前走
翻越唐古拉
海子坐火车西行旅游的时候
铁道兵巳经撤编了
假如他先前到铁道兵帐篷里住过一夜
再去德令哈
给梦中的姐姐写信
会是另一幅风景……
盐湖夕阳与初升的圆月亮
察尔汗盐湖上
这夕阳
与初升的圆月亮
就是一对双胞胎姐妹
那么像
又那么柔和妩媚的红
盐湖的辽阔
映衬着落日与刚刚露脸的月亮
变得别样的硕大
仿佛要从天边滚过来
撞到我的怀里
令人心动
血想沸腾
今生未曾想到有这种缘分
两位天仙会在同一个时辰
邀我们来到青藏高原
看眼前这无与伦比的景致
世上再没有如此瑰丽的日月
在天路上媲美
互为镜影
只有在察尔汗盐湖
光才有这么神奇的艺术
夕照月容一起出彩
折服所有的来访者
感叹不虚此行
只一瞥,满够陶醉一生
梦也难造这样的景象
哪怕请来唐朝的李白
仍无法描摹日月同辉的红
唯天工塑下两枚巨型的奖章
赠予来修天路的有缘人——铁道兵
这是青藏高原最美
最崇高的爱情
昆仑山下,哭声一片
司令员到这里来的时候,连队缺菜已经半个多月,给他安排的“盛宴”只有一盆脱水菜……
司令员看着这情景,流泪了
他向全连战士鞠了一躬,哽咽着说
“责任在我,我把你们派到高原修路
而后勤服务没有跟上
我向同志们检讨”
当司令员低下头的那一刻
全连哭声一片
……
将军与士兵的哭声交织在一起
昆仑山站在这里亿万斯年
第一次认识人类会如此官兵情深
一场开春的雷,炸响的力量
会牵引着火车翻越唐古拉
向拉萨鸣响第一声长笛
激动人心
这哭声会闯进昆仑山的石头里
化作铮铮誓言在青藏高原回响
——天路通,华夏必兴
昆仑山的所有神话与传说
都没有铁道兵这一幕泪目
感天动地,成就千秋
一典
百度图片 在此致谢
李武兵,原铁道兵文化部创作员、总政《当代中国》国防军事卷编辑。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已出版《李武兵抒情诗选》上下册、散文集《太阳鸟》、长篇纪实文学《自然之子》。有作品入选新中国30周年《诗选》、中国《短诗选》《中国散文诗系》、解放军《新时期军旅诗选》和中青社《青年诗选》。
主编 李汪源
校对 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