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要想真正过得好,首先必须培养一种核心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判断力。许多人误以为判断力是来自于经验的积累、直觉的敏锐,或是某种神秘的感觉。然而,这些往往只能带来短暂的满足,更多的时候,它们是导致我们人生偏离正轨的“自嗨”。真正决定判断力的是认知水平。
认知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它是一种理性思维的能力,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处理问题和做出决策。认知不仅影响思维模式,还直接左右判断,而判断决定了我们每一次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影响着我们的言行,言行塑造了我们的习惯,习惯最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因此,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实际上决定了他能过怎样的人生。
如何评估一个人的认知水平?我们可以从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入手。真正高水平的认知体现在逻辑和理性上,而不是被情绪、立场或个人观点所左右。很多时候,人们容易被情绪或他人的意见所绑架。例如,自己渴望提升生活水平,与年收入百万的人同行,然而却听信月收入三千元的人的建议,因害怕成功人士所谓的“洗脑”而错失了真正有价值的经验与智慧。这种思维上的错位,使许多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徘徊不前,甚至越走越远。
现代社会中,失业问题成为许多人的困境,他们走上了一个看似无尽的恶性循环。首先,人们往往选择去考研、考公务员、考编制,以此耗尽自信;接下来,他们尝试通过摆摊、开店或自媒体维持生计,结果花光了所有积蓄;当这些努力都失败后,很多人转而投身外卖、快递等体力劳动,最终拖垮了自己的身体;当身体和经济双双崩溃时,他们只能无奈地从事保安、保洁等工作,甚至放弃了尊严。
造成这一切的根源,究竟是什么?是社会结构的固有问题,还是个人思维的局限?逻辑思维的缺失无疑是问题的核心之一。没有逻辑的人,往往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无力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判断,最终陷入盲从、情绪化和毫无结果的争吵中。在社交媒体上,键盘侠现象层出不穷,许多公共话题的讨论,因为参与者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最终演变为无意义的争执。
逻辑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它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使我们能够对客观现实进行理性的反映。没有逻辑思维,人们只能诉诸情感、传统甚至暴力来解决问题。缺乏逻辑的交流方式,不仅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加深,还严重影响了社会问题的解决。逻辑思维的培养,不仅是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提供了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们构建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在今天的社会中,许多人看似拥有大量的信息与知识,但真正的思维能力却十分稀缺。教育本应是培养这种思维能力的关键途径,但许多教育系统并没有重视这一点。结果,许多孩子尽管接受了长期的教育,却依然无法形成独立、批判性思维。在缺乏逻辑思维的环境中成长,孩子们无法有效应对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往往过了很长时间才“开窍”,却已错失了太多机遇。
当今社会,不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做人,而是教我们做人的人本身往往存在问题。正如加缪所说,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被教导怎么做人,却没有被教导如何真正做一个人。”这种教育的缺失,导致了许多人在成年后才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但为时已晚。穷人家的孩子尤其如此,他们往往在苦苦挣扎多年之后,才突然意识到过去的许多选择是错误的,但到那时,他们已经无法改变命运了。
我们今天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腐败或民生问题,而是全民愚昧的根本性问题。当整个社会缺乏逻辑思维、无法进行理性分析时,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会显得遥遥无期。逻辑思维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它关乎社会的未来。如果一个社会的多数人无法通过理性思考问题,无法理解因果关系、无法做出理智的判断,那么这个社会必然会陷入愚昧与混乱。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水平,努力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只有当我们开始用理性和逻辑来思考问题,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们的人生。否则,我们将继续在错误的判断和选择中徘徊,重复着上一代的悲剧。
最终,人生的成败归结于认知水平的高低。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思考、提高认知能力,我们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认知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判断,判断决定选择,而选择最终塑造我们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