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梧桐夜下一壶茶
湖北/简亦景
梧桐剪影半弓月,萤火摇扇一碗茶。
不与凡夫争对错,且随竹杖话桑麻。
清风袅袅飘云缕,玉露泠泠润藕花。翠柳蝉鸣歌楚韵,琵琶弦响咏蒹葭。
2025年7月2日于孝感
这首《七律·梧桐夜下一壶茶》以孝感夏夜为底色,融景、情、意于一炉,在格律严整的框架中,铺展一幅兼具烟火气与书卷气的闲居画卷,读来如啜清茶,余味回甘。
首联“梧桐剪影半弓月,萤火摇扇一碗茶”以精准的意象勾勒开篇,堪称“诗中有画”的典范。“梧桐剪影”绘出树影婆娑的朦胧,“半弓月”点染夜空的清寂,光影相衬间,夏夜的轮廓已然分明;“萤火”闪烁如星,“摇扇”暗传清风,再配“一碗茶”的核心物象,声色光影交织,瞬间将人拉入“树下品茗、暑气渐消”的惬意场景,为全诗奠定“闲”的基调。
颔联“不与凡夫争对错,且随竹杖话桑麻”由景入情,直抒胸臆。放下俗世的是非计较,执竹杖漫步田埂,与乡邻闲话农事——这份“不争”的通透与“亲农”的质朴,恰是茶席间心境的自然流露。“凡夫”与“桑麻”的对照,显露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对田园本真的向往,让诗意从景致层面升华为精神境界的写照,也暗合了传统文人“大隐隐于市”的处世智慧。
颈联“清风袅袅飘云缕,玉露泠泠润藕花”复归写景,聚焦夏夜的细微生机。“袅袅”状清风拂云之柔,“泠泠”摹玉露润花之清,叠词的妙用既摹写了自然声响的韵律,又暗合品茗时的悠然节奏。风过云动、露落花开,画面洁净空灵,与清茶的淡雅、心境的澄明相映成趣,尽显自然之美与禅意之静。
尾联“翠柳蝉鸣歌楚韵,琵琶弦响咏蒹葭”以声收尾,拓开意境的广度与深度。翠柳间蝉鸣声声,带着楚地特有的婉转(孝感古属楚地),是乡野的自然歌吟;远处琵琶轻拨,唱和着《诗经》中“蒹葭苍苍”的古典意境,是人文的诗意回响。一俗一雅,一近一远,一今一古,让夏夜的闲情逸致既有地域的鲜活气息,又有文化的厚重底蕴,余韵绵长。
全诗以“茶”为线索,串联起梧桐、月、萤火、清风、藕花等夏夜意象,融合了不争的心境、桑麻的闲趣、楚韵的地域特色与蒹葭的古典情怀,对仗工整,语言清丽,于寻常景致中品出人生真味,堪称一首兼具生活气息与人文温度的佳作。